横山桥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增强全体数学老师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自觉行动的责任,锻炼数学学科组长的独立策划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使我校数学教学的成绩逐步上升,使学校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明显提高。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重点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能力。
2.提高教师的日常化研究的能力,围绕教研室领衔主持的省级课题和1个区级数学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全体数学教师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案例发表或获奖。
3.关注“主题评课”研究,通过研讨活动积累一定的经验。
4.通过学科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5.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提优工作和后进生辅导工作落到实处,力保合格率达标。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师外出学习,并认真组织校内互助学习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继续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等有关教育教学材料,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每期《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优秀教育期刊,观看优秀录像,积极参加各类沙龙互动。
(二)立足课堂,深化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分阶段进行专题研究,依托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课例进行深度的理性分析,在组内形成互动机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本学期将以“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为研究专题,形成教师对小学阶段这个专题相关教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认知,通过教研活动形成一些“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成熟课型,充实省级电教课题数学教学设计资源库。同时,为避免全面评述、面面俱到的评课方式的弊端,我们还将关注“主题式评课”,即评课者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对所观察的教学案例展开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评价和讨论的教学研究活动。每一位听课老师听课结束后找准某个主题为中心进行评价并形成书面材料,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争取每一位老师都有评议的机会。
(三)搭建平台,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学校数学教师的队伍不断增加新兵,因此要不断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我们将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研讨活动,回校后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研组内上汇报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同时采用“一课多磨”、“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呈现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研究课。除此之外学校还将组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为老师们搭建成长的舞台。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书写规范的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表达能力、灵活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在平时紧抓常规,努力在每一堂课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以及有序、有条理表达的习惯。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两本必查本,即课作本和补充习题。我们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平时主抓计算教学、概念教学不放松,在学期中适时安排对个别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过关考核,初次考核不理想的班级进行跟踪调研,二次考核,至考核合格为止,为综合调研的合格率打下基础。同时还将组织“我是小小数学家”的评选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八、九月份
1、各学科组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统一教学进度,解读整册教材;
2、数学新教师培训
3、期初检查
4、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十月份
1、组织参加区“小数会”论文评比活动
2、期中调研
3、组织参加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4、参加区七巧板比赛
5、“我是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
十一月份
1、校级教学研讨活动(图形与几何 主题式评课)
2、组织参加市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
3、组织参加区小学数学“几何直观”专题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省级课题研究活动(以某个学科组为主尝试“数学课前预习、当堂完成课堂练习”)
一月份
1、总结归档,评选优秀学科组
2、期末调研
横山桥中心小学教导处
2012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