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武进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评价”专题研讨会在横山桥中心小学举行,全区100多名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过程评价”开展,主题鲜明。首先由横山桥中心小学曹仁花和张黄婷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研究课。曹老师执教了《风筝里的快乐童年》中期交流课,本课的亮点是“我的评价表我做主”,学生围绕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借助思维导图,自行设计了活动评价表,体现了评价方式的个性化;张老师执教了《我的奶茶我做主》成果汇报课,本课的特点是改革了小组评价模式,让学生为自己小组表现评定星级,并列出相应的理由,学生寻找得星理由的过程即选择评价角度、拟定评价标准、实施个性评价的过程,设计巧妙。孩子们在课堂中,回忆着活动的收获,体验着评价的乐趣,享受着交流的自信。两堂课,充分展示了两位指导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认识和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指导。
两节课后,横山桥中心小学的孙红霞老师作了题为《浅谈表现性评价》的专题讲座。孙老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表现性评价的基本内涵、价值特点、实施原则等,强调表现性评价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并结合教学案例重点谈了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策略,让听课老师对表现性评价有了初步的认识。
最后,教师发展与研究中心钱新建副主任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横山桥中心小学作为武进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基地,在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课程研究、示范辐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显著的成效;他揭示了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在于:通过两节研讨课呈现了评价的实施过程,通过专题讲座介绍了一种有意义的评价方式。围绕本次研讨的主题,他谈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评价的思考,指出过程评价的前提是价值选择,即基于对课程理念的准确把握;过程评价的意义在于激励性、指导性和累积性,以此实现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和提升;过程评价是对过程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团队及个体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在过程中的评价(伴随活动全程,并以学生深入扎实的实践为基础);过程评价一般要经过确定目标、选择内容、设定方式、采集信息、实施评价等环节。最后,他对两节研讨课所体现的研究要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帮助与会老师加深了对过程性评价实施策略的理解。
此次专题研讨会重点突出、过程充实,展示了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长,并将对全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深入有效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