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大多内容浅显,但却以神奇的想象和优美的文句吸引着读者。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好这种文本体系,从神话故事中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素养?横山桥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语学科组11月3日开展了“把握文体特征,探索求真课堂”的教研活动。
赵惠琴老师为大家执教了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赵老师钻研文本,突出故事性,以“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的神”串起一条线进行行教学。神话中的人物具有两栖性,是神和人的结合体。教学时抓住“神之奇”体现“神性”,抓住“神之行”体现“人性”。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奇迹般地复原,“神性”强得以体现;普罗米修斯悄悄地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他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人性”善得到了彰显。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种文本体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神话故事中汲取营养,提高语文素养?赵老师在课堂上渗透学法,拓展古希腊神话内容,以点带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牵引他们追寻真知。
活动后,四语学科组全体老师针对“把握文体特征,探索求真课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认为认准文本特征进行教学,是授之予渔;脱离文本,以本为本教学,是授之于鱼。中年级作为一个特定的学段,每一类文体的教学该“教什么”、“怎样教”?语文老师必须钻研的课题。
(横山桥中心小学四年级级部供稿文:梁芬 图:孙红霞 审核:孙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