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小首页
联系横小
 
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新教育实验>>课题研究>>中外名著大讲堂>>文章内容
《城南旧事》导读课设计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沈安姣      来源:本站原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骆驼队黑白图片

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

2.老师顺势朗读: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3.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4.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二、简介名著作者

1.了解作者林海音

1)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

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林海音先生是台湾最具魅力和代表性的文坛前辈之一,她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和成就少人能及。她主编《联合报》副刊十年间,发掘培养了七等生、邓清文、林怀民等一批作家。她兴趣广泛,平日除了听戏、看表演、看影视、做手工,也打打麻将;收藏则包括邮票、纸钞、手帕,最多的是象的摆饰,因为她喜欢大象的踏实厚重。13岁时遭遇父亲过世,林海音曾说过:“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经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我们努力渡过难关,羞于向人伸出求援之手。每一个进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以受人怜悯为耻。我也不喜欢受人恩惠,因为报答是负担。父亲的死,给我造成了这一串倔强,细细想来,这些性格又何尝不是承受于我那好强的父亲呢!”这段自述,同时也是她一生为人处世的写照。

 

三、初读目录,了解故事梗概

1.由书名展开想象

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

(预设)《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2.先读序言

师:(指书中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女士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师小结方法:读懂了序言,对于我们读懂整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

3.引导学生看目录

师:(指着图书)《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你从哪里知道的?

引导学生关注目录:目录上写得很清楚。《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随机板书:《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

三、深入赏读,感受魅力

1.同学们,当老师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也深深被这部作品说吸引,看过这本书的同学,简单交流,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故事。

2.学生交流初步感受。

教师加入讨论,介绍故事梗概: 

 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

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3.赏读《我们看海去》

老师读《我们看海去》的故事,提出要求:认真听故事,想一想故事主要讲到了哪些人物,你对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一会交流感受。

1  教师读故事,学生听

2  学生交流感受

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故事中的“哥哥”,赏析人物。请学生谈谈对这个人物的感受。

3)评价故事。

(引导学生故事的写法,善于刻画人物,并引导学生,《城南旧事》中的其他故事中还写到了很多的人物,写到了林海音的童年故事,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赏读。)

4.学生自我赏读

四、课本中的《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感动着一代代的读者,有关章节还被选入课本,看看课本中的《城南旧事》

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春天的太阳、夏天的太阳、秋天的太阳 、冬日的太阳

五、电影《城南旧事》

    介绍电影《城南旧事》及欣赏《城南旧事》电影主题曲《送别》

.总结。

老师期待着同学们在课后自主阅读《城南旧事》其它的部分,关注书中人物的命运。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会有更深的感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