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如何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这一教研专题,横山桥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展开了教研活动,旨在立足儿童立场,切实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梅静波和顾晓丽两位老师精心设计,为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纷呈的课。两位老师都以文本为依托,将识字教学有机融入,同时采用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抓住了低年级学生喜爱新鲜有趣事物的心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梅老师的课堂“稳扎稳打”、“稳中求变”。齐书课题“学棋”,提醒学生“棋”字左窄右宽,相互穿插,随后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带有“棋”的词语,既是对生字的理解,又是抓住课题对文本进行一次梳理,体现了教师在设计时的匠心独运。朗读长句时,指导学生注意断句,生字和朗读两手齐抓,是为“稳”。教学“拉弓射箭”一词时,梅老师让学生做做动作,指出要想把箭射得远,就必须把弓拉饱满,所以书写“弓”时,要写得饱满一些,这样教得有趣,学生学得也津津有味。此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字形变化,也是本堂课的创新之处。识字方法多样,是为“变”。整节课,梅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时,将识字教学巧妙地融合进来,达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顾老师在教学《会走路的树》一课时,识字教法的自然和创新也令人眼前一亮。当读到驯鹿有一对“金色的角”时,顾老师出示了“角”的字形演变,让学生对它有了直观的认识。随后又出示了三个带有“角”的古文字(牛、羊、鹿),让学生猜一猜,十分有趣。最后说说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角”,从而指出“角”不仅指动物的角,还可以指角形物体和钱币,在字义的理解上加深了一步。这样逐层递进,在字形、字义上的挖掘和设计,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文功底。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两位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今后的识字教学提供了很多启发和帮助,也为此次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横山桥中心小学供稿 文:汤晓丹 图:汤晓丹 审稿:刘红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