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痛,对着作文题目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表达的欲望。新课标的落实,要求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写以生为本的生活作文。
“横小”四年级的张黄婷老师积极尝试走出校园,在户外探索作文教学,探索身边自然环境的人文性,使难教的语文写作更贴近大自然,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下面简要撷取几个片段。
一、课前激活孩子的兴趣,导入作文内容。
“同学们,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 张老师问,“我们一起去校门口的公园里找一找,好不好?”
“耶!”孩子们欢呼雀跃。
二、课堂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凸显作文主题。
明媚的午后,孩子们排成两队,悠闲地来到了校门外的人民公园,开始了他们的发现之旅。
“老师,我找到春天了!”一个尖细的嗓音从人群中传来,“你看河边,柳树姑娘柔软的长发都透出了新绿。绿茸茸的,好美!”
“我想到了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陈佳怡补充。
张老师微笑着说:“用在这里正合适,我想,你们的心情一定和诗人是一样的。”
“老师,你看春姑娘把花儿都吹开了呢。这是什么花呀?花瓣的颜色好特别,紫红中又带着些乳白。只是它怎么只长花,不长叶……”
“这是玉兰花,其中的奥妙不妨去网上搜索一番。”张老师说。
“真想躺在这里睡一觉呀!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软绵绵的春风拂在脸上,既温暖又舒服。”朱涵墨露出憨笑。
“你们快来呀,这里好热闹。是个小小的游乐场呢!老师,我们能脱掉笨重的棉衣,去走走迷宫、滑滑梯、汤秋千吗?”好动的杨仁已经按捺不住了。
“当然可以。尽情享受春天的气息吧!”
三、课后,以学生的真情实感为主,撰写精彩作文。
“明媚的阳光带来的不只是春天的气息,更带来了一种新生的力量。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大自然的景色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看着新绿,闻着花香,小鸟飞了出来,动情地唱着:‘春天来了!’池塘的鱼儿也冒着泡来凑热闹。”
“公园里来来往往穿梭着忙碌的身影,带孩子晒太阳的妈妈,照相的青年人,钓鱼的老人,还有洋溢着欢笑的同学们……大家都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流连忘返。”。
“春天,在婀娜多姿的柳树上;春天,在小巧可爱的花苞里;春天,在生机勃勃的草芽上……”。
“同学们,你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张老师满含笑意,说:“春天就在你们的眼睛里。”
激发语文写作活力,发掘教材资源,让语言文字蕴藏更为丰富的内涵,是我们“横小”语文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张老师带领四(2)班的学生走出校门,从自然中去挖掘写作素材,激起学生表达欲望,让语文写作真正走向开放,绽放勃勃的生机。
(横山桥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吴玉亚 摄影:张黄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