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横山桥中心小学校园网上“维护维修”板块如何使用的通知
  栏目导航
  最新文章
2019.9--横山桥中心小学国旗… 09-16
公示 08-06
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实验小… 07-05
关于横山桥中心小学、横山桥… 07-04
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实验小… 06-30
横山桥中心小学举行一二年级… 06-30
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实验小… 06-30
喜报丨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 06-30
喜报丨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 06-30
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实验小… 06-28
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实验小… 06-26
横山桥中心小学(山水校区)… 06-2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相册>>文章内容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横小练兵时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刘芬      来源:本站原创

 

有一种感动,来自于坚守;有一种成长,源自于历练。
——题记
人间四月天,花如海,蝶纷飞,一年好景尽烂漫!在这芳菲遍野的的春天,横小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育之春——青年教师大练兵活动。这是年轻人的专属舞台,是一场智慧和技能的擂台大赛,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夯实专业知识功底、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打造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高的师资队伍.
本次大练兵活动,共设四个环节:课堂教学评比、理论素养测试、试题命题、才艺比赛等,能全面客观地反映46位青年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的优秀教师组成评委团,分语数外综合三个学科5个组别进行比赛,真可谓高强度、高效率,一时间掀起了横小教研的新高潮。
一、课堂教学显功力
为了公平起见,每位赛课教师的执教内容都是教导处提前两天告知,大家独立钻研教材,设计教学预案,制作课件,不亦乐乎。46堂课,同课异构,百花齐放。老师们都能够发挥思维敏捷、敢于创新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新教法进行施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老师或文艺善感,收放自如;或温婉恬静,娓娓道来,或扎实灵动,循循善诱。数学老师重视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用足现有教学资源,努力将学生思维的拓宽、拓深,学有趣的、实用的数学。英语老师则活泼生动,有的如邻家大姐姐,有的像神秘的魔术师,融新知学习与丰富的活动之中,张弛有度,课堂书声琅琅,妙趣横生。
二、理论测试提素养
理论素养的测试也是常规项目,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理论常识题、课例简析题、课题方案设计等。本次测试,还创新地针对不同的学科增设了与学科相对应的专业题,考查教师的学科素养。从阅卷情况分析,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和教科研能力存在一定的缺失,套用美国著名职业培训专家凯普在《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强调的话来说:“对事物的认识越透彻,你所站的角度就越高。当你站得越高,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执行力。”所以,理论与实践这两条腿要并行才能走得更远。
三、试题命制抓质量
命题竞赛本次大练兵新增的一个比赛项目,赛前教导处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对参赛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要求教师研读新课标,钻研教材、教参,关注年段特点。赛场上老师们全情投入,有的埋头翻阅教材教参,统筹梳理题型;有的托腮沉思,预估题目是否符合学情;有的手指如飞,不停地敲击键盘……
通过评委老师的严格审核,一直认为大部分教师都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考查知识点的均衡性,做到试题难易适中,题量适度,赋分合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参考答案也科学、规范、简洁、准确,与评分标准的关系一致。有的老师设计的试题细节处有匠心独运,还善于将试题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教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四、才艺展示亮风采
即兴演讲和才艺展示是最具个人魅力的一项赛程。演讲话题紧扣当下我校主推的求真课堂的教学实践和个人专业成长点滴展开,老师们稍作准备之后,就落落大方地开讲——有的讲述身边的优秀榜样,有的描述自己的成长历程,也有的是大赞学校的蓬勃发展,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感动着评委。才艺展示时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亮出了拿手绝活,卢文祥老师毛笔字潇洒自如,顾超老师射击神准,李志平老师的太极出神入化,樊里香素描形象逼真,宋莉萍电脑制作图片精美绝伦……评委们由衷赞叹,我们的横小青年教师团队真是卧虎藏龙啊!
历时两周的大练兵落下了帷幕,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考。我们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经历的过程,有喜悦,有收获,有遗憾,也有鞭策,承载着切磋、进取、蜕变,带来的是破茧化蝶的精彩!
(横山桥中心小学供稿 文:朱晓红 图:宋莉萍等 审核:刘红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