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读后感
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场面,面对这么多人,我心里不免有点紧张,所以可能会语无伦次希望大家见谅。
《简爱》这本书很多名家都做过深刻的解读,我只能谈谈自己的一家之言,也许不是那么精当,也欢迎大家指正。
简爱在我心中是个勇敢说不的女孩,一个追求平等的女孩,一个听从内心呼唤的女孩,一个我佩服又羡慕的女孩。
这本书我一共看过2次半,第一次由于是看的电影,所以我把它称为半次。那时我上初中,住宿生礼拜天要上课,我参加了影视班,记得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傲慢与偏见》,一部就是《简爱》。由于那是一部黑白老电影,加上外国人名字比较拗口难记,所以我就看了个开头,简爱的童年生活。她的童年让我觉得可怕又压抑,当时我只记得她被关进了黑房子。而她为什么会被关进黑房子,到底犯了怎样的错误呢?我想这来源于她的抗争,她是个勇敢的女孩,我想基因里面充满反叛的精神。她妈妈是地方长官,富贵人家的女儿却嫁给了穷人,被赶出家门。后来妈妈爸爸相继去世,简爱就变成了孤儿。这时候,她舅舅收留了她,舅舅很疼她比亲生的孩子更疼,可惜不久舅舅就去世了。舅妈和简爱没有血缘关系,觉得自己能收养一个孤儿已经是大善人了,简爱就应该无条件地感激她,甚至像个仆人那样服从她们一家。简爱经常得帮表姐们干活,常常会被大表兄殴打,简直是灰姑娘的翻版,可惜她没有仙女的帮助,在遇到多次不公平地对待以后,她勇敢地反抗了,她骂表兄是杀人犯,是暴君,气得舅妈浑身发抖。最后舅妈把她送到了洛伍德学校,在那里她更是受到波洛克赫斯特牧师的不公平对待,波洛克牧师是个虚伪又残酷的人,他不给孩子们吃饱饭,让孩子穿着破烂的衣服,说是因为上帝要孩子们学会谦虚。而他自己的孩子呢就穿着绸缎做的衣服。觉得老师说得都对特别温顺的海伦最后惨死在学校里,不断反抗的简爱倔强地活了下来。简爱的与众不同就是她敢对不公平说不。如果我是一个孤儿,有人能养活我,我也许不敢反抗他,为的是能活下去,可简爱不是。如果我的牧师特别严格,常常殴打我,还说反抗他就是反抗上帝,反抗上帝的人都会下地狱,这样来吓唬我,我可能会忐忑不安,选择变乖,可简爱不是,她只相信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我说她从小就是个很勇敢的女孩。
第二次读《简爱》是在大学里,我买了这本书,书上写着2006年2月,购于新华书店。推算一下,当时我已经上大二,已经是大人了,对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读了好多遍,每读完一遍我就觉得我很羡慕、佩服简爱,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简爱长大了,她对压抑的学校很厌倦,于是她呼喊“我向往自由,我渴望自由”她登了一份广告,要应聘家庭教师,于是她离开了学校,来到了桑菲尔德,认识了城堡里的王子“罗切斯特先生”。它是个很俗气的爱情故事,灰姑娘遇到王子,可是这又是一个不俗的故事。不俗在简爱并不是因为罗切斯特是个高富帅而喜欢他,不俗在罗切斯特不是因为简爱是个美女而喜欢简爱。这跟我们现在看的电视里的《姗姗来了》等偶像剧有很大的区别,现实中,一个男人如果有钱性格又很酷也许女孩们就会犯花痴。但是简爱没有,简爱是个特别真的女孩。一次罗切斯特问简爱“你觉得我美吗?”简爱脱口而出:“不,先生。”然后意识到自己错误,赶紧说“对不起,我也许应该说每个人的审美眼光都不样。”这样委婉地说。因为简爱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所以尽管她不没,罗切斯特仍然把所有的心事都告诉她,因为简爱善良,不顾危险救罗切斯特,所以罗切斯特慢慢很欣赏简爱。可是罗切斯特没有直接对简爱表达爱,而是找了另外一个姑娘,用激将法来刺激简爱,让简爱主动投降。对待罗切斯特对爱情不诚恳,耍的小手段,简爱表现了愤怒和抗争,其中有一段话我特别欣赏,想读给同学们听听,书p265。简爱不会因为一个人有钱有势力就投怀送抱,她认为爱情是两个灵魂平等的对话,这是让我很震撼的。我们社会上有多少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有多少人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做在自行车上笑,有多少女孩相亲必定要求男方有房有车。后来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先生曾经结过婚,在罗切斯特年轻时曾经为了钱娶了一个疯女人。简爱很伤心,她伤心地离开了罗切斯特。
离开了罗切斯特,简爱变得一无所有,差点饿死在雪地了。这时候又一个白马王子出现了,他是比罗切斯特英俊年轻的圣约翰牧师,这个牧师救了简爱,并想娶简爱。历经磨难的简爱可以
向残酷的命运屈服,让年轻的牧师照顾抚慰她,但是她拒绝了,因为她发现自己不喜欢牧师,而牧师不是真心爱她,牧师只爱上帝,他希望简爱能和他一起传教。是两个人不想爱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一起还是说不。简爱的答案是不。
简爱是与众不同的,她和我看多的很多小说中的女主角不一样,她无财无貌,个性坚毅倔强,还敢批判宗教事业,嘲笑社会恶习,藐视地位财力,主张男女平等,而且真诚坦率。她和传统的中国女性不同,中国传统的女孩,常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简介曹七巧等人的例子。
为什么《简爱》这本书中的女孩能那么勇敢,因为她的作者夏洛蒂就是这样的女孩。夏洛蒂生在19世界的英国,当时的英国等级制度深严。国家有皇帝有教皇,有贵族。现在我们都知道英国还有伊丽莎白女王。而教皇的地位比皇帝更大,法国皇帝拿破仑所向披靡,可是他想做皇帝还要教皇加冕。皇帝和教皇永远是高贵的,是对的,百姓是低贱的,顺从的。男人的地位是高于女性的,男权至上。19世纪资产阶级萌芽,工业革命使得男人干的活女人也能干,百姓地位提高,女性地位也提高了想勇敢地对一直压在身上的大山说不。所以19世纪涌现了一大批女教师,女作家。
当然夏洛蒂能写出这部书,还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她的经历和简爱一样坎坷,而且一生都在抗争。书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