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本次活动《美丽的花边》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并制作花边,体会图形平移在生活里的一种应用。“看一看”引导学生从平移的角度观察花边的构成,体会到每条花边都是由一个图案有规律地平移得到的,为制作花边打下基础。“画一画”用接着往下画的方法制作两条花边,一边画一边体会图形在平移。设计两条花边,能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培养美感、鼓励创造。让学生们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并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活动目的:
通过美丽的花边制作活动,希望能让学生在参与制作花边中得到锻炼,通过图形设计,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及其特点,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让学生学会应用平移来绘制花边,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集合图形的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活动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方格纸、事先准备的“画一画图案”、直尺、投影
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花边。
课件欣赏:生活中的美丽花边。
提问:说说你看到花边后的第一感受。你们为什么觉得这些花边很美?你们知道这些花边是怎么得到的吗?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花边?
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
引导小结:这些花边就是经过一种图形的平移后所得到的有规则图形。
2.尝试画出一条美丽的花边。
出示图案纸“画一画”图案(去掉颜色),请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开展小竞赛。
提出要求:下面请每位同学充分发挥想象,独立创作出一幅美丽的花边,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心儿灵,手儿巧。
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开始自己设计花边,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指导。
学生完成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将较好的作品张贴到黑板上。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评比出一、二、三等奖。
4.用花边美化教室
老师还想装扮一下我们教室的心海扬帆,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创作的美丽的花边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好不好?
5.活动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活动提供的材料:
美丽的花边活动通知、美丽的花边展、教室布置图片等。
课堂上,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通过生活并与之联系起来进行的,实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目标。课外实践性活动设计更要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学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学生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情况去完成,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课外实践体验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是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
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教会了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在活动前,应引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方案中,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前知识技能的铺垫,实践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开展的步骤,活动后科学、合理的评价等。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实践能力培养的活动,不拘泥于数学课本的实践活动安排,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
其次,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指导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长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融入到其中,不时地给学生拨正方向,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学生活动取得一定成绩后,及时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经常和学生交流,生成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教会学生写数学日记。在课外实践活动学习中,要注重学生的积累。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感受、活动中的思考及活动的成果进行记录,形成了一篇篇数学日记。
第四,组织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每一次实践活动后,在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之时,教师要学会利用成果,展开新一轮的数学教学和活动探究。而不是将活动的成果束之高楼,应仔细品其味,悟其理,生成新的数学问题,利用活动成果,创设数学学习情境,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