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横山桥中心小学校园网上“维护维修”板块如何使用的通知
  栏目导航
  最新文章
2019.9--横山桥中心小学国旗… 09-16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 05-06
横山桥中心小学开展语文主题… 05-06
横山桥中心小学开展第二十届… 05-06
横山桥中心小学开展劳动技能… 05-06
横山桥阳光小学举行五、六年… 05-06
横山桥中心小学举行4月份数… 05-06
横山桥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四… 05-06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 04-27
横山桥中心小学、阳光小学第… 04-27
喜报丨横山桥中心小学在区中… 04-22
横山桥中心小学举行第二届篮… 04-2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相册>>文章内容
从“黄鹤楼送别”到“真课堂育人”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刘芬      来源:本站原创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文包诗的形式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创作情境。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情感的好课文。我们五年级的第四次集体备课就选定这一课。
真爱送别,诉衷情
上周三,孙红霞老师在五(1)班执教了该课的第二课时。孙老师在课堂上一开始就给学生奠定了情感的基础: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鼓励孩子发言,让孩子与文本的距离一步步拉近了。孙老师关注每个孩子,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即使读错字,仍旧不离不弃。从“赏景”到“话别”到“目送”到“吟诗”,孩子们渐渐走进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世界。友人离别,送别之人肝肠寸断,却祝愿友人一路平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奔放,何等的大气!孙老师的课堂也正如此。
真知育人,阔视野
这周二,青年教师张黄婷在五(2)班在集体备课讨论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张老师活泼的教风,亲和的交流使得学生们把目光牢牢地锁在了课文的两位主人公身上。李白为何这般的不舍年长他12岁的孟浩然呢?张老师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两人的结识到心心相惜的讲述;从孟浩然流传千古的诗句感悟他的人品和学识;从杜甫对他诗篇的赞颂;孩子们即积累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走进了文本深处,为感悟两人的“依依惜别”打下了基础。在结尾处,张老师还引入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唱段,在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也为课堂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真情释放,促交流
课后,老师们齐聚五年级办公室。大家在集体讨论时,提出两位老师的抓点巧妙,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学生通过朗读古诗和朗读课文,能够入情入境,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与文本达到情感的共鸣。两位老师是真正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地让我们学到了如何真实地上语文课。
(横山桥中心小学五年级级部撰稿文:赵惠琴 图:赵惠琴 审核:刘红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