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伴随着暖暖的冬风,五年级的张涛老师在五(4)班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
课堂上张老师直接揭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出例题后,让孩子自己看题重的条件和问题,询问孩子想到了什么?问题的设计大胆开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给出的回答也逐步接近解决所要考虑的长加宽的和是11米。
例题的分析结束之后,张老师给孩子多种方法的选择,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图,列表等多种方法探索出长和宽的可能性。张老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选取学生的资源,再具体交流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由一开始的摆小棒法,进化为画图法,最后化简为列表法。呈现的学生资源由无序到有序,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排列的好处——不重复、不遗漏。
再将长和宽的情况列举出来之后,张老师带领孩子们计算每一种长方形的面积,共同讨论了长和宽具备怎样的条件时,面积最大。在新课结束之后,张老师回顾整个例题,询问怎样的问题要用一一列举策略,一一列举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张老师言简意赅的提问,换来学生热烈的回答。
张老师还注意结合旧知来体会一一列举的策略,比如10可以分成几和几,8,2,5这个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等等。随后的练习环节张老师注重孩子的独立思考,让孩子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最后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课后吴云贤老师与五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围绕整堂课进行了探讨,认识到了这节课中难以掌控的环节。 一节好的课必须围绕重难点,有针对性的突破,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愉快,首先还需教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多引导,少包办。
(横山桥中心小学通讯组 文:耿凤秀 图:蒋文 审稿:刘红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