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的阴雨天浇不灭教师教学的热情,六年级数学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此次活动结合了集体备课活动,由潘丽老师主备并执教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历时两天,高年级数学组全程参与了听评课、及二次上课改课的过程,显现了横小人团结协作,共促进步的教研氛围。
第一次执教,潘老师由计算复习导入,在新课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综合实践课场景,让学生自己创设条件并解决问题。新授中,潘老师思路清晰,第一层次让学生体会理解分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第二层次重点教学整数的运算律分数同样适用。每一层次的教学过后,都配有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提升,让学生及时运用新知解决新问题,增强数感。第一次教学虽然顺畅的结束了,但是教学组的老师也对此课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其中突出了对算法算理结合的改进意见。因为我们都知道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问题;算法是根据算理提炼、总结出来的方法和规则,解决的是“怎样计算”的问题,只有将算理与算法相互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以计算为内容的教学。
第二次执教,潘老师明白了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新授中,潘老师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彼此的想法,让学生依据想法来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交流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因为要先算出两种中国结需要的彩绳米数才能算出总共的米数,所以×18+×18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算理明算法的方式,自然、水到渠成,既清清楚楚知道计算的原因,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同时,练习也根据教学环节的改动而做了相应的变化,练习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也得到了更好的关注,让这节计算课显得更丰盈、更有嚼劲。
当然,课无完课。第二次执教中如能在算理算法结合的交流中节奏放慢,给学生多一点回味的时间;在简便计算后的交流中,如能突出根据数据特点采用合适的运算律帮助凑整从而带来计算的简便的话,相信学生在算理算法有效结合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去培养数感,为学生计算技能的有效形成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教研组的研讨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老教师们经验丰富,总能让新教师在教学疑难处柳暗花明,而新教师善于学习、敢于挑战,总能将失败作为再次挑战的基石,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洗礼。相信在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我们得主题教研活动会越来越扎实!
(供稿:横山桥中心小学 撰稿:潘丽 摄影:汤志君 审核:刘红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