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在赵惠琴老师执教《莫高窟》第一课时后,下午齐聚一堂,在五办进行了研讨。讨论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在肯定课堂结构设置的同时,也给赵老师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10月28日,五语学科组联合阳光校区的老师在五(7)班教室,聆听了赵惠琴老师再次教学《莫高窟》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课堂伊始,赵老师以解读莫高窟这个名字入手,以“窟”字导入,精心制作的视频夺人眼球,学生陶醉其中初步感受到了祖国西北这颗“明珠”的魅力。紧接着又结合第一小节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学生轻而易举就读懂了文本的描述,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字词教学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第一课时的教学重在突破生字词,赵老师以分类出示词组的形式展开教学,例如第一组生字,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注意点;第二组出示的是文中描写彩塑神态的词语,学生不仅读出了感情,还丰富拓展了类似的词语;第三组飞天动作的词,则放入文中读;第四组,理解帛画和刺绣,则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拓展课外知识。在多种形式的认读、理解之下,学生人人参与,积极性高,学得也十分扎实。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理清脉络并概括大意是第一课时的又一难点,赵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找中心句和找关键词的方法练习概括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大大降低了学生划分段落的难度。此外,整节课赵老师在课堂上激情洋溢,以起伏变化的语调和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一次又一次地感染和调动着学生的积极性。
这节课凝聚了五语学科组的智慧,基于课本内容拓展课外知识,自主学习与方法指导相集合,多媒体精彩有效的呈现,在赵老师富有激情的指导和展示,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莫高窟,对艺术宝库有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得课堂变成了一种享受,开阔眼界的同时又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撰稿人:张黄婷 摄影:孙红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