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江南似乎仍旧残存着夏末的燥热,而沃野千里的东北黑土地上已是冬寒阵阵。穿越两个季节,历经十多个小时的超尘逐电,10月18日晚,在常州市教育局的组织下,横山桥中心小学副校长梁晓云及常州其他区市学校校长一行五人来到了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颗明珠,吉林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的东北师大附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由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组织的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挂职学习。十天的时间,他们看到了一所开放的学校,体验到了一种率性的学校生活,感受到了一种真诚的教育情怀。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创办于1948年,直属国家教育部。目前学校包括四个校区、两所幼儿园,教育装备设施齐全先进、师资力量充沛雄厚。作为教育部直辖单位,无疑东师附小有着一般学校无法企及的人财物及政策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要求和更大的压力,承担着诸多培训指导、改革创新的重任,他们必须走在教育的最前沿,冲在研究的最前线。
东师附小拥有国内首座“走廊扩张式”开放教学楼,从空间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学校于2014年在梳理历年办学传统和办学成果后提出“率性教育”,明确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培育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公民。
两周的时间,大家在东师附小的每一寸空间、每一节课堂里感受着率性教育的理念,直至它逐次深刻地镌于心灵。每一堂课虽然内容不同、方法不一,但综观所听的15堂课还是发现有一个明显的东师附小的本质烙印——率性课堂,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学习。尤其值得称赞的是附小的小组交流合作,每堂课都有,每个人都会,确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在附小的课堂中,能听得到孩子们个性的表达,质疑的声音,看得到老师在慢慢地走向幕后。
十天的学习,每一刻的惊喜,每一次的碰撞,数以千计的瞬间留影,东北师大附小,一趟不虚的游历,满满的心灵与思想的收获。
(发稿单位:横山桥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