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会散发光芒!集体备课的意义正是能够让学校的优秀资源充分利用,也可以让优秀的教育理念能够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近期,六语组展开了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李海英老师和曹仁花老师执教的《船长》为主题,《船长》一文是根据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译文改编的,小说叙写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一稿:条理清晰、循循善诱
首先,李老师在教学中抓住船长下达的四次命令来展开教学,命令一“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命令二“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的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命令三“快救克莱芒!”命令四“动作再快点!”从这四道命令之中,李老师带领学生看到了一位在危及时刻沉着镇定的船长,通过四个命令的解读,表现了船长考虑周到、镇定自若、保护弱者,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进行了一系列的指挥的英勇形象,可见这就是船长的职责,这就是船长崇高的品质。
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的引导十分到位,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出来了,对于文章把握得比较透彻。其次,学生感知比较到位,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尤其是在最后一个环节写话环节,分角色写话中,通过不同的角色对话能够看出学生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对怀抱婴儿的妇女,她的内心满怀对船长的感激之情;对获救的克莱芒,他感动于船长的顾全大局,学生在写话说话的过程中,对文章各种角色、对船长的性格分析便理解得更加透彻了。
二稿:营造氛围,关注写作
曹老师执教《船长》的二稿,重点关注了文本中人物简短有力的对话,重点抓住了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朗读演绎,从船员的对话中来获取信息,一感船沉没的危及;二感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崇高品质。六(3)班的学生积极配合,在模拟对话这一环节,师生配合十分默契,营造了当时肃穆紧急的氛围,对进一步剖析船长的形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曹老师还关注了课文写作手法的归纳: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表现人物品质;叙述中恰当融入议论,凸显人物品质。因为全文集中笔墨,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如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在客轮遇险后,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下达着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危急中还不忘抢救见习水手克莱芒,突出了他果断、坚决、友爱的性格。再如运用特定镜头,展现人物形象。“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展现了人物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所以,曹老师恰到好处的归纳使学生不仅领悟了船长的光辉形象,更可以让学生从文章中领悟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真可谓一举两得!
集体备课不仅是锻炼个人能力的舞台,更是考量集体智慧的平台。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使个人和集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希望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能够使每位教师有所收获,也希望我们六语组在集体的智慧中能各有所获,取得更长足的进步。
(横山桥中心小学六年级组供稿 文:李菁 图:张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