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草之根也。植物扎根在土壤里,使自己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也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营养,使植物茁壮成长。
四语组,横山桥中心小学中一个普通的学科组,一支扎根于教育实践第一线,坚守在小语教学岗位上的平凡队伍,不断求索,奋勇前行。
“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是开学以来,我们四语学科组聊得最多的话题。我们兢兢业业,我们潇洒搏击,如同一支战斗的轻骑兵,并肩前行。
良好的开端计划,引领成功的一半
8月30日,我们四语组就组织了第一次学科组会议,制定计划,明确目标,未雨绸缪,更好地展开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力求每一次活动都扎实有效。
为了更好地了解组内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着“以听促教,重在提高”的宗旨,开学第一周,“随堂听课”,“推门听课”的活动就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通过听课,我们发现,我们四语组教师队伍整体状况良好。有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的专家型,有思维严谨、条理清晰的学者型,有风趣幽默、活泼生动的明星型,也有侃侃而谈、纵情挥洒的才子型……老师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更加顺畅了,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教师们展现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常态化的、未经雕饰的最真实的东西,从听课后的效果来看令人欣慰。
别样的集体备课,铸就精彩的课堂
凡事要“胸有成竹”必“有备而来”。对于教师而言,你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课自然而然成了上课的前提。在实践中,个人备课受到有限视角的局限,因此集体备课应运而生。它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做到群策群力,资源共享,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本学期,在以往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改革,先集体备课,然后进行课堂执教,接着研讨,形成二稿,再次进行课堂执教,完善教学设计,并将各项资料上传至校园网站相应栏目。
九月的校园,馨香悠悠,丝丝沁人心脾;九月的四语组,激情飞扬,正在精彩演绎着第一轮集体备课的别样精彩。
9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包长虹老师在四(8)班执教《九寨沟》的第一课时,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包老师不愧是有了二十多年教龄的经验型教师,不仅让孩子们穿行在美文的享受中,同时又让孩子们扎实有效地进行着字词句段的学习。她以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导入,以词块教学引领课文段落的学习,从而理清文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水到渠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无不展示了她扎实的语文功底,显示了孩子们不错的语文素养。由于本课容量较大,词汇量丰富,导致最后课堂时间有些拖延,对第一大段的教学也是匆匆而过,如何更好地进行取舍,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四语组全组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评议,形成二稿,准备进行第二次教学。9月30日,张华娣老师在四(5)班进行了《九寨沟》二稿的教学,一上课,张老师就以简洁的开头导入课文的学习,并完成了课题中一个生字的教学,开门见山,清晰明了。随后,范读课文,欣赏动画,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了孩子学习课文的兴趣,他们带着问题迫不及待地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接下来张老师同样以词串为版块引领句段的学习,从而在读好课文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脉络一步步井然有序地展开,孩子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伏笔,展示了一位高级教师的风采。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再丰富一下自己的评价语言,及时注意和孩子的沟通,这堂课一定会更完美!课后,我们全组老师再次进行了热烈的评议,大家都觉得这样的集体备课才是更真实的,更有效的。
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无需探讨,其形式不可随波逐流,与时俱进方显其生命力。集体备课应不断充入新元素,方能真正实现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基本目标,亦能更好地促使高效课堂的形成。
只有来源于实践的东西,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我们四语组将继续扎根教育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前行,怀抱着我们草根的梦想和幸福!
(横山桥中心小学四年级级部 供稿:仇海洁 摄影:仇海洁 审稿:刘红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