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过程资料>>沙龙研讨>>文章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练习水平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2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唐学敏      来源:本站原创
       一、创设真实情境,凸显练习的趣味性
      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动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短,而新课的练习又常常是放在在课堂的最后环节,学生经过大半节课的积极探索、紧张学习,比较疲倦,枯燥的练习内容与方式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运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声音、图片、视频等有机结合,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在数学活动课“装修房屋”一课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的现实情境——一个需要装修的房间,并配以语言描述:“只要你定出合理的预算,房间就交给你装修,看谁招标成功。”然后,学生在虚构的情境中一步步去实现,先考查房间整理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再调查市场收集复合地板、地毯、实木地板等的介绍和价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再设计方案,预算经费,最后竞标评标,展示效果。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
       二、变静态为动态,增强练习的形象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恰当利用信息技术能让静态的教学变为动态的教学,增强练习的形象性,为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奠定基础。
如在“相遇问题”练习时,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这样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多媒体所显示的图像,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