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桥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组又迎来了一次同课异构,本次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先由经验较为丰富的鲍莉老师向我们展示她精彩的课堂,然后胡双老师在鲍莉老师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教材,积极反思,增添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见解。他们都能通过课前教具的准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线段;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线段就在我们身边。课堂设计精彩纷呈,课堂练习层层深入,富有实效。
鲍莉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体验成功、主动发展和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本节课鲍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情景,学生通过猜灯谜到使手中的线段变直,然后通过两手抓的地方导出端点,最后通过正方形纸片折痕的长短导出线段的有长有短,线段的3个特点在学生活动中顺利的被引导出来。整节课鲍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很到位,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师生互动,课堂学习氛围融洽。新课的导入和展开都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这样设计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找准教学起点;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鲍老师的示范为胡双老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促进年轻老师在不断地听课、磨课、研讨中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进一步加强!
胡双老师作为刚工作两个月的新老师,他在鲍莉老师的示范课后认真修改教案,添加自己的思考。胡老师的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的思维活跃,是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自己总结所看到的发现,教学设计完整,教学过程基本顺畅,教态得体。但是在新授部分还是上的太快,没有过多让学生来说一说,在后面的练习中也应该重新回顾到线段的3个特点中来,总结的部分过少。
课后,二年级组的数学老师及时进行了教学研讨和交流,探讨了二节课的课堂教学得失,就她们的课堂呈现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年轻老师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像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相信,二年级组的数学老师在不断地听课、磨课、研讨中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进一步加强!
(撰稿:蒋宇新 摄影:周蓉 蒋宇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