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不同的课堂决定着学生生命成长的方向、高度和质量。根据教导处工作安排,2月27日下午,横山桥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围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方式”这一主题,反观本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组畅谈了自己如何转变当下的教学方式。
语文组分会场首先由朱晓红、蒋秋兰老师分年段对老师们进行了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通识培训,然后就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了解读。接下来,老师们围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老师分享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的妙方,有的老师则对创新作业、亲子共读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蒋红莉副校长要求大家精心上好每一堂课,以课堂为主阵地,依托文本,精讲精练,注重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
数学组在吴云贤、周蓉老师的带领下,围绕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方式的主题背景,开展了导学单的认识和设计以及根据学生的预习,教师如何改变自己教学方式,加强合作探究、提高合作探究的执行力和参与度,提高对生成过程的关注度的讨论。
英语组的研讨活动由钱晓莉老师主持。她带领全体英语教师一起学习了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评》。以孩子为中心,坚持依标施教;开头引人入胜,中间高潮迭起,结尾余味无穷;创设情景,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这些是老师们努力的方向。
综合组的研讨在小会议室展开,内容涵盖了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和综合。在孙红霞主任的引领下,大家对小学术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审美、造型、律动……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审美的追求,对科学的崇尚,对运动的执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老师们思考着、实践着,只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素养的种子,静待他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相信老师们只要能做到心中有课标,紧扣年段目标不放松;手中有教材,认准学科关键能力不放松;眼里有学生,抓住儿童本位不放松,那么就一定可以打造出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人文生本课堂。
(横山桥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教导处;摄影:宋莉萍;审核:刘红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