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只倾听的耳朵
看了《给孩子一只倾听的耳朵》这篇文章,我意识到学生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倾听、认可和理解。而繁忙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们不论在课上还是课后,倾听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倾听孩子的意识也越来越淡。改变,刻不容缓。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情感。细致入微地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和状态,并加以及时的协调和引导,是教育者成功的重要标志。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能迅速而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愤怒、悲哀、快乐和喜悦等各种情绪,并在教学时作出及时恰当的回应。
教师还要倾听学生的思想。一个有倾听意识和倾听习惯的教师不会只满足于倾听学生的欲望和情感,他还善于倾听声音背后所隐藏的某种思想,并认可它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让学生说出你是这么知道的。当学生发现教师倾听并认可自己时,他们就与教师建立了更深一层的交往关系。于是,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真正体验到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见解。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一些问题往往有“ 意想不到”的独特见解,这往往是教学生成。学生头脑中存在的见解,包括有错误的见解,都是学生经验的产物。教师需要倾听这些见解,以使教学少走弯路。
教师要学会接纳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倾听学生,意味着教师欢迎和接纳学生,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体现了平等和尊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教师要学会欣赏和学习。倾听意味着教师接纳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一个真正的倾听者,会欣赏每一个被倾听者发出的独特声音。这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是教师向学生学习,是成人向儿童学习。这一学习可以使教师返回自身,充实自身。
最后,教师还要学会参与和体验。教师要在参与中倾听,教师的倾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力图在倾听与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教师通过倾听参与学生的成长,参与学生的创造。这种“参与” 不是主宰,是外部控制、干预,更不是对学生发展的替代,而是一种引导和促进,目的是帮助学生,使他们的声音从单调、混乱新僵化发展为复调、有序和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