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也指平日的品行、气质等修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该是指通过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让学生在用数学视角发现问题、用数学理解提出问题、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力、习惯和品质、精神等。学习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会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我们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体验中获得的美感、道德感、乐趣感、实践感和理智感,让学生在观察、想象、直觉、猜测、实验、检验等实践活动中能产生积极的实践感,让他们乐于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教师一方面要找到儿童数学学习的源,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要找到儿童自主学习的泵,善于营造有利于儿童探究的场,让儿童自如地思考、自主地探究、自发地创造。要通过问题引导,如“你能试一下吗?”“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让儿童从整体上观察和研究问题。要鼓励儿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让他们尽可能地去面对具有现实意义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在衔接各模型间的联系。同时要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让儿童置于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索解决真实的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以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现实水平为起点,让他们经历智慧的生长过程,由表及里逐渐认识规律,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