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持续默读可以不断积累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而指导阅读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差异较大的班级。课堂阅读教学和指导阅读重在引领和提升,持续默读旨在提高阅读量。教师可以根据任教班级的情况和阅读材料的特点综合使用这三种方法。
模式一:课堂阅读教学
通过组织统一的课堂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教授阅读策略和方法,同时渗透句型、拼读、篇章结构分析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教材的内容酌情选择适合的篇章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不仅仅服务于阅读学习本身,而且服务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
通常,英语阅读教学可分为三大步: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读前、读中和读后这三个阶段的特色,灵活设置丰富、适当的活动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读前是预热和激活的阶段,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读前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同时实现培养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读后是检查、巩固和提高的阶段,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过程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
模式二:持续默读(SSR)
20 世纪60 年代,小莱曼·C·亨特最早提出了持续默读法(Sustained Silent Reading,SSR) 的理念。孩子在每天限定的一个时间段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书进行自主阅读。这种阅读纯粹出于兴趣,阅读完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测试,也不需要回答任何问题。
实施持续默读法需要遵循几条基本的原则:
1. 孩子独立阅读的时间必须限定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教室里阅读的时间通常在10-15分钟。SSR必须每天进行一小段时间,而不是每周集中进行2小时。
2. 每个学生应在SSR时间开始前自行挑选好要看的书、杂志或报纸,在阅读期间不能变换读物。通过五指法测试(five-finger test)来让孩子判断书是否符合他的阅读水平。
3. 教师与父母要陪同阅读,以身作则。
4. 不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不用回答任何问题,也不作任何分数记录。
持续默读法成功的关键:
1. 老师或者家长一定要作为孩子的榜样,一起阅读。
2. 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SSR读物,让他们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模式三:指导阅读
指导阅读法是将孩子按阅读能力和技能发展需要分为4-6人一组,然后对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所以,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层教学。当老师在对某一小组进行阅读指导时,其他的学生就会进行独立阅读或者完成一些小组任务。
指导阅读法的实施过程也分前中后三个环节,教师阅读前可先做一些读前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背景知识。阅读过程中,学生自主朗读,教师观察记录,并可对不同小组进行指导。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讨论或者完成读后活动。理想状态下,一节课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阅读相同主题,但难度不同的书,这样方便学生读完之后对话题进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