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教育,到底走向哪里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0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朱晓红     来源:本站原创

 

最近,看到一篇是关于小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说是小孩子十二岁之前,应该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童年的时候,父母如果压抑孩子小孩,拼命地逼他,小孩或许会学不好,甚至将来还会有问题。因为小孩在这个时候,给他的压力太过的话,会损小孩的生机。
这段话,引起了我的一点思考。首先想到我们的童年就是自自然然地长大,父母忙于田间劳作、厂子工作,根本无暇理会我们的学业。我是乖乖女,学习的事从不让父母操心,一直是老师家长引以为豪的好学生。那时作业不多,课余就跟村里的好姐妹、傻小子在田埂地头边玩泥巴、挑马兰、钓田鸡,在河边钓鱼、摸螺蛳,在夕阳里跳房子、跳皮筋、丢沙包、弹玻璃珠子……玩,对于我来说,是次要的,最爱的还是看书!那时记忆里最深刻的几本书是:同学燕君的彩图版《成语词典》,好生羡慕,借来看了又看,仿佛一口气要把那丰富的成语全吃进肚子里才罢休。事实就是我在那段时间里,真的做到了博闻强记,吸收了大量的成语,且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还有不知问谁借来的两本厚厚的《365夜故事》,觉得那是我童年时代最好看的大部头书籍了,里面的《七色花》最让我记忆犹新,所以当我有了糖果之后,还多次想淘那版本的故事书作为孩子的睡前故事,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找到;还有我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偷偷摸摸看过的《聊斋志异》《故事会》;还有那种连环画的小人书《第七个弹孔》《闪闪的红星》《杨家将》……
那时的我们,上学的费用很廉价,记得小学的学费好像是个位数。我们是在离家很近的村小上的学,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吃完饭邀着同路的好友,一路啃着山芋去学校,曾是很幸福的记忆碎片。那时的我们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择校的烦恼,完全是自然生长,直到读师范,也没觉得学习是一件多么辛苦的差事。
再看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恨不得从跨进幼儿园的大门开始,童年的美好时代就打了折扣。连同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不得不跟随着周边环境的大流忙着给孩子花高价择校,忙着给孩子灌输学习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孩子从小就开始离开父母,接受全托的生活学习方式。虽说有了双休日,可也不是给孩子用来自由支配玩乐的,必须去学才艺、补功课,即使玩也是脱离自然的,唯有看电视、打网游,别的似乎没啥好玩的了,也不会玩的了。分数,往往已经功利成了评价孩子的醒目标杆,坦率地讲,有几人是可以视分数于不管不顾的?所以,国家现行教育体制不变革,我们的孩子在十二岁之前真的可以是放松地自然地长大吗?可怜的孩子,真的希望你们无忧无虑的童年能长些,再长些……
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