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5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3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许君     来源:本站原创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为谁》围绕教育的原点和初心展开讨论,倡导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朴素的教育,遵循教育常识,研究并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和潜力,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以杂谈,个人感悟和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真谛。
    书中写道:“台湾作家张晓风,她一次送儿子去学校,当儿子与她告别后,她看着儿子走进校园的背影渐行渐远,感慨万千。回到家里,写下一篇散文,题目是《我教给你一个孩子》,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世界啊,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最后一句发问,敲击着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的心。我们的所有教育行为,不都是为了回答这位母亲的发问吗?”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母亲的孩子,就是为了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我们教育朴素的起点。我们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书中写道:“我当时还说:“叶圣陶好像说过,教育是农业。那么农业是什么呢?就是该松土就松土,该播种就播种,该除草就除草,该施肥就施肥……一切都顺应庄稼生长的规律,而且每年都重复做同样的事。不会一年一个新花样,一年一个“创新”之类。试想,如果一个农民扛着锄头来到田边,差个牌子,上面写着:“我今年要种一亩有特色的庄稼!”我的天!这样的庄稼,谁敢吃?教育也是这样,每年都做那些事——无非就是备课呀,上课呀,批改作业呀,等等。把这些事做好了,这学校不挺好的吗?成天想着“特色”干什么?”
    书中还写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我知道我的这些声音,很不合现在教育的“主旋律”,我也不可能改变别人的看法和做法。没关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我只是努力不让世界改变我。仅此而已。”
    联系我们的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之真,起码意味着教育内容的真实可信,教育形式的名副其实。尽可能不欺骗学生,这是我们最起码的教育良知。教育不是哄骗、不是应付检查,教育应该守住自己的本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