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整数相乘》集体备课反思
是云华
本节课教学时,刘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例1第一问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涂色练习,然后通过猜想——观察——发现规律,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而在例1的第二问得教学时刘老师采用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再让自己看书校对,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学会学习,最后集体补充完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整节课磕磕碰碰,在学生的对比、发现、交流中学习,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不足。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概括计算方法和挖掘算理
计算教学的课堂中注重的是讲明算理,掌握算法,一般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刘老师创设了学生做绸花的实际情境,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观察、涂条形图验证口算3/10×3的答案,再列出算式计算验证,从而有利于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又渗透了猜想——验证——应用的数学思想。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乘法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10×3的结果。在教学中,刘老师抓住一米绸带的这幅图先让学生涂出3/10米,然后涂出3个3/10米,再列式计算,图形结合,借助图形来说明算理,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来计算。
2、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能力。
刘老师又做了大胆地尝试,改变了以前学生“牵得过多,主观能动性发挥得不太好,所以在教学例1第二问时刘老师改变了原来的方式,大胆放手,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做5朵这样的绸花要用绸带多少米?再补充第二种计算过程,并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最后交流完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先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其用意是在利用身边的资源,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能将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为“课堂教学过关”做了一次大胆地尝试,但情况不是十分理想,特别是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交流能力,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
通过这节课的改革尝试,我深深体会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是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归纳,充分地相信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教师要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能力,促使形成合作、探索、质疑、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