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集体备课反思
《分数与整数相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这一单元的开启课,它的知识基础在于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同分母分数加法等知识,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乘法。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注意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学习方法。
1、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在理解分数意义时创设旧知和新知相结合的方法展开:首先求三个相同加数的和,学生很容易结合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的结果。
2、联系同分母分数加法,引导学生探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由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转化成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因此,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考过程。由于用相同整数连加导入,很容易运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的经验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就是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示意图的作用是要显示出3个3/10的结果是9/10,学生通过观察、涂条形图验证口算3/10×3的答案,再列出算式计算验证,从而有利于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又渗透了猜想——验证——应用的数学思想。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乘法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10×3的结果。教学中,我抓住一米绸带的这幅图先让学生涂出3/10米,然后涂出3个3/10米,再列式计算,图形结合,借助图形来说明算理,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来计算。
3、借助个性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发展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能力。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比较简单,单有例1的教学学生也能掌握,但是计算的灵活性未能得到提高。所以在教学例1第二问时我改变了原来的方式,大胆放手,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做5朵这样的绸花要用绸带多少米?再打开书本互相补充学习,并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最后交流完善分数与整数相没能乘的计算方法(能先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并互相质疑。其用意是在利用身边的资源,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能将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课程标准倡导我们尊重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重视方法的优化。
通过这节课的尝试,我深深体会到: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让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灵活简便地进行个性化的计算。
刘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