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湟里中心小学举行的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英语阅读教研共同体建设研究”专家指导活动,见到了很多英语界的大咖:王蔷教授、刘学惠教授、田湘军老师,一天的活动,收获满满,听后细细地消化、总结,对于阅读教学又有了很多新的感悟。
今年暑假刘丽华老师给予了我作市教材培训讲座的机会,在鲁丽玲老师的启发下,我初次接触到了“阅读素养”这个概念,应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暑假里我在网上阅读了很多论文,对于阅读素养有了初步的认识,很多阅读教学中的困惑也得到了解答。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教材容量有限、阅读材料不足、阅读理念缺乏等原因,假阅读和浅阅读的情况时有发生。王蔷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列出了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阅读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更关注结果,忽视阅读体验的过程;阅读停留在信息提取层面,并视其作为阅读的结果;对发展学生深层次思维关注不够、对文本特征关注不够、对个性化阅读关注不够;基于要求学生进行语言输出,不为学生提供语言和信息内化的机会和时间。
我想:阅读素养的提出对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建构外语阅读素养的意识,还要探索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我们要从文本概念、音素意识、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阅读策略、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入手,设计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和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对阅读品格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情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而湟里中心小学吴月如老师和田湘军老师的两节绘本课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孩子在他们的课堂上是这么投入、这么放松,我想这就是绘本的魅力、阅读的魅力。范勤霞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湟里中心小学的英语团队在绘本教学上取得的成果,这都是源于他们敢想、敢做、敢实践。的确,要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除了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学生主动接近各种读物,并从中获得愉悦,在习惯中沉淀为品格。阅读素养的形成对于语言习得具有重大意义。学习者需要接触足够的语言量,进行相应的语言实践才能使语言习得成为可能。而中国学生的语言接触量,就其自然语言习得环境来说本身就很匮乏,习得重要的环境主要来自教师所创设的课堂语言环境,以及通过少量的课外听或读等来获取语言接触的机会。阅读本身具有词汇量大、人文内涵深的特点,因此,开展丰富的课内外阅读实践就成为了英语作为外语的语言习得环境重要的学习手段。
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我们武实小也将利用加入课题研究的契机,踏踏实实地做好研究,为学生长久的英语学习打好阅读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