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的课堂我的教学
横山桥中心小学 任晓星
语文关键能力有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包括规范书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评价鉴赏能力。阅读与写作是整个语文相互依存的学科两大关键能力,但在小学阶段则以阅读理解为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以交际言语领域为核心,兼顾艺术言语领域和科学言语领域的基础阅读能力。
1、小学语文阅读的理念转变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三大转变:其一,要由单纯的课文讲解,转变为自主地学习语言,实现“讲课文”向“学语言”的转变。其二,要彻底转变原有的由头读到尾的阅读学习状态,避免出现单调阅读式的学习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实现,而应当变“读课文”为“学阅读”,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文文本内容,全面了解文体的特点,并掌握阅读语文文本的不同阅读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文本情境之中,感受和领悟语文文本内容的精妙之处。其三,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表达方法和表达艺术,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还要感悟和体会文本中的意境,能够更好地感知语文文章的表达艺术,要由“悟课文”变为“学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更具有张力。
2、注重能力的锻炼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要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自主锻炼能力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获得思想的教育和启迪、道德的引领和树立、审美观念的培育和熏陶。
同时,还要通过建构“自学导航”板块、“思维导图”板块等方式,更好地引领学生实现语文自主学习和思考,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获得文本相关的信息,并突出重点,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和策略,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同时,从近几年的课改要求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已经越来越重要,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准确表达文章所要传递的感情有重要的作用。就像之前三年级我们教学《恐龙》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了小练笔,一来让学生学会描写恐龙的形态特征,二来让学生学会使用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因为课前学生自主查找了资料,并且课上教师的指导比较详细,所以在写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写得都是非常不错的,孩子们对于这种写作形式也比较乐于接受,这种片段式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所学,还能让孩子们活学活用,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之下,发展和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大语文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表达、创新运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