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游戏论认为,游戏作为一种很适合学生的活动形式的学习,它不但能够调节和缓冲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游戏也是一种促使儿童更好地社会化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游戏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不仅存在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学前教育阶段,而且也存在于小学阶段。在小学阶段,它的应有价值和作用一直被我们长期忽视而没有机会施展和发挥。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的学生主体性,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发挥的教学场景。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并有利于化难为易,缓和课堂上的紧张气氛,消除由于学习引起的疲劳,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减轻学生对学习的心理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积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果把学生的“智商”和“情商”作主动比喻,学生的“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没法挖掘出学生的“情商”,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就能进一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游戏一般都包含智力成分,如观察、分析、思维、猜测、想象等。因此,游戏教学有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小学生的对英语的学习感情。游戏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一些知识,拓展了视野,从中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
大量实验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年龄越小对外语学习越有利,儿童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具有学习语言的特殊能力。我国儿童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由于生理、心理处在变化发中,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而且兴趣极不稳定。因此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找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与感知规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儿童外语教学的成败关键,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辅以游戏的教学方式则是有效的学习途径之一。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能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
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单说说唱唱玩玩。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学习英语,游戏应成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手段。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我们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的词汇,英语的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我们体会到:语言知识本身具有的魅力,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驱动力,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能源。为此,我认为游戏作为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要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达到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面向全体,组织得法,适时适度,使之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