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专栏!

栏目列表MORE
结题材料>MORE
    基于校本教研的英语核心素养下对话情境教学模式探索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钱晓莉     来源:本站原创

     

    人教版《英语》教材的教师用书明确指出:Lets talk对话部分是单元的核心内容,旨在把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和词汇融入一个有意义的对话语篇中,让学生整体体验词汇和句型的语用情境,并作为文本范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并形成语言能力。那么,教师如何立足Lets talk文本情境内容,使学生对新知获得整体的感知、体验、内化,进而促成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形成呢?“探核心素养下对话情境教学模式”拉开了本校英语组校本研究的序幕。
    一、走进情境,重在体验语用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在导入环节,教师结合文本内容为对话创编一个背景,让学生浸润于相对完整的语言情境中更好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并体验语言使用的情境,从而为对话教学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1.以文本话轮因势利导,对接会话内容
    小学英语对话课是基于对话交流的课堂教学形式(俞林,2017)。在进入文本对话前,教师可根据情境发展需要,铺垫一、两个小对话,在小对话的整体语境中解决若干语言点,直至与文本会话对接。
    2.以Let’s try资源介入,衔接对话内容
    人教版《英语》五至六年级教材的Let’s talk页面都安排了Let’s try板块。它为Let’s talk板块的教学起到了“引子”的作用,能激活与对话文本相关的语言和创设主情景(陈益娇,2017)。
    二、深入情境,贵在丰富语用
    人教版教材的Let’s talk语境丰富,语言交流自然、真实。教师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进而丰富其语言运用形式。
    1.设置听力任务,获取对话信息
    听是获得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具备听的能力是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在听力设计中,通过听前的背景介绍或用插图、视频等形式提供的语境等,能帮助学生预测所听对话的内容,并通过听力验证,获取对话信息。
    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聚焦了听的关注点,提高了听的效率,也加深了对课文的体验和感悟。
    2.依托具体语境,突破对话重点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育部,2012)。因此,在重、难点的处理环节上,教师应依托具体语境让本课的语言知识融入到对话中去学习。
    3.挖掘文本信息,促进语言内化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Let’s talk多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他们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情境呈现对话素材,深受学生喜爱。这些信息给教师提供了创编情境的诸多线索,教师将其合理利用,有利于学生使用目标语进行自主、灵动的语言操练,进而促进文本内化。
    三、延伸语境,旨在提升语用
    因受教材篇幅的限制,文本情境只提供了一个核心片段,无法将情境发展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为了把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引向深层,教师可以通过给文本情境创造结局的方式,为课本对话做出合理化的补充。
    四、创造情境,意在拓展语用
    对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话课的拓展与运用环节应基于对文本话题情境,对教材设定的情境进行合理迁移(刘美芳,2016)。在教学的巩固拓展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迁移教材文本情境,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超链接,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语境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不断提高语用能力。
    五、模式不在流于形式,而在于高效优效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聚焦对话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教研组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课后反思—课堂创新—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再创新的过程,不断积累、积淀,确立了课堂核心素养下对话情境教学模式。
    这种语境的创设聚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核心素养要求,分别围绕情境开端、情境发展、情境结局、情境迁移等四个阶段展开,基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情,生活实际、思维发展等四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明确语境的作用、质量和实际效果。
     
    学习感悟:英语教学是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发展思维的过程,也是有效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基于教材创设完整的教学情境,将目标语融入到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运用、表达,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落实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