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专栏!

栏目列表MORE
结题材料>MORE
    书环境:儿童阅读的支持性因素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汤建娣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活动是“读者—读物—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着阅读者,影响着阅读的情绪、进程与效果。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唤发并保持儿童阅读的兴趣,也能促进阅读的顺利与高质。
    阅读环境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即外在的物理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环境,内外两个方面的协同配合,能更有效地对阅读者和阅读活动产生良性作用。这里着重介绍外在物理环境的营造。
    一、立体式的书环境
    儿童阅读,首先需要适合而健康的读物,要让书籍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伴侣。因此,学校、班级、家庭要努力为孩子辟出藏书和阅读的专门空间,进行适当的布置和装饰,做好“书馆—书架—书角—书房”的阅读环境立体式建设。我们要鼓励学生间互相交换藏书阅读,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藏书,布置自己的小书房,在学生中传扬爱书、藏书的风尚。
    二、虚拟书架
    很多班级都建有小小书架,陈列班级同学从家中带来的藏书,供全班同学借阅分享。但是,班级教室空间有限,能陈列的书籍有限,为此,我们建立了班级虚拟书架,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指导学生制作书目单。在纸上列出自己最想借阅给同学的5本书的信息,大小为半张A4纸。书籍信息包括书名、体裁、作者、出版社、一句话推荐语。这些书目单张贴在教室的专门位置,供大家选择。学生选定后可向书籍主人借阅。一定时间后,统计班级书籍“人气王”,进行表彰。
    三、“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最早源于丹麦哥本哈根5个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不同于普通的图书馆,这是一种将人“借”给读者的活动。图书馆中并不藏书,而是准备了走动的真人来供读者“借阅”。阅读的主要方式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书名则是“真人图书”最想与你分享的某段经历或想法。
    我们借鉴这一形式,作为班级的一个阅读平台。即鼓励学生潜心阅读,从而成为某本书、某个作家、某个专题的专家,获得为同学讲解、介绍的机会和资质。譬如,有个同学对“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非常喜欢,对其作品乃至人生经历如数家珍,甚至与作家本人取得了联系。于是,他作为“真人图书馆”,在班级向同学介绍了沈石溪及其作品,并回答了同学们的现场提问。后来,他还被邀至其他班级做讲解。在他的带动下,班级掀起了动物小说热,由沈石溪开始,同学们一路阅读,金曾豪、黑鹤,国外的西顿、椋鸠十,等等,都成了大家熟悉的作家。
    “真人图书”资质的获得,需要本人提出申请,说明自己擅长的阅读内容。随后,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资格审定委员会组织考核,合格后授予“真人图书”称号,根据已有“真人图书”编制“图书目录”,再创造机会,组织“真人借阅”活动。
    “借阅”的过程,首先是“真人图书馆”做微型讲座,然后与“阅读者”现场互动,最后,“真人图书馆”和“借阅者”填写反馈表,对该次“阅读”情况进行小结。“真人图书”的借阅,是自由、灵动、平等交流的互动过程,让读者在聆听中获得对书的立体感受,也会使“真人图书”得到分享的满足和心智的不断历练。
    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趣味性,更具有榜样示范性,燃起了大家的阅读热情。同时,由于“真人借阅”具有互动性的特点,也加深了大家对作品的体验和认识。
     
    学习感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么介绍少年们在他们名为“思考之室”的阅览室里阅读的情景:“设在被白雪覆盖的果园中间的明亮舒适的房间,傍晚的暮霭,繁花盛开的草木,树叶的轻微的沙沙声,晚霞——这一切都加强了审美的感受性,加强了词的美感。”这些,说的都是阅读环境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