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3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沈飞彪     来源:本站原创

  在我还没有成为教师的时候,就已经知晓了一条著名的教育常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的伟大就在于此。我曾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直到我听到这个故事: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善问的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一边指着眼前已经成型的狮子,一边回答:“就以这只狮子为例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它!”“唤醒?”“对!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为唤醒的教育”和“为雕刻的教育”有什么差异?

  “雕刻的教育”把学生看作一块未经修饰的石头,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它打磨修饰成我们想要的模样。石头虽然变漂亮了,但是也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学生失去了个性,就变成了缺乏创造力的考试机器,这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雕刻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往往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为唤醒的教育”把学生看做沉睡中的狮子,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唤醒它,发挥狮子原有的本性。这相当于告诉我们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身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学生的灵魂视为等待唤醒的种子,教师需要为他们调配提供适当的土壤、水温、营养等条件,一旦时机成熟,种子自己会破土而出,长出本应属于他自己的理想模样。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唤醒学生的过程,唤醒他们丰富的生命潜能,对真、善、美的渴慕;对知识、公正、自由、希望和爱的追求;唤醒他们改变和提升自我精神品质的需求、能力和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