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专栏!

栏目列表MORE
结题材料>MORE
    小学英语浸润式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凤芹     来源:本站原创

            浸润式教学法,普遍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到国内教学实际来说,浸润式教学意味着在具有英文环境的语境中教授英语语言,即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相比,浸润式教学法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不只关注知识点本身,而是使其与英语语言的学习相结合,使教学模式与学生的素养发展相联系。
            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每一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重要课题。教师需在理论学习和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如何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以及思维品质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浸润式教学法实现了由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不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学生实现英语语言交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后,应不仅能使用英语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而且能将语言文化所蕴含的逻辑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相应的科学研究中。诸多国际二语习得课程标准,如美国的 World-Readiness Standards for Learning Languages,欧盟的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 等,其共同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文化创造力等核心素养。而浸润式教学法与这些二语课程标准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且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意义方面几乎一致,因此,浸润式教学法是符合学生英语阅读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
    浸润式教学法建立在一系列对语言获得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英语阅读教学颇具指导意义,可以将融合性学习与习得原则相结合,创设阅读情景。
            融合性学习指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相关知识时自然而然地习得英语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基本功能是承载内容,运行中的语言都有着内容的赋予,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体现运用学语言的基本性质而进行依托学科内容的融合性教学是必然的。
            习得原则源于克拉申的语言习得假说,具体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有意识“教”英语的做法,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英语知识并习得相关语言技能。
            目前,大多数英语阅读教学是以教授具体单词、分析语法及背诵段落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是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词句,并不能主动地将之应用于相应的情境。而将浸润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地“浸入”英语语言的输入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