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专栏!

栏目列表MORE
结题材料>MORE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浸润式课堂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虞亚萍     来源:本站原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学习能力则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前三者提供支持,同时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提高,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小学英语的教学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小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听、读、说、写的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还要帮助小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学习和心智的共同发展。

    因此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养成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多会以教师的行为方式为模板进行模仿,养成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典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的学习核心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立差异性的教学环境,这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较强的英语掌控力,与学生融为一体,在课堂中将学生带入到为教学所营造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英语学科的魅力和其中的奥妙,最大化地引领学生利用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 灵活教学,注重兴趣培养与课外学习的拓展

    小学进行英语教学,教学方式应紧紧贴合小学生充满活力、好奇心旺盛的特点而开展,摒弃说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由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以小学生为主的主动式学习,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观点、提出疑问,并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自我解决。此外,还可适当拓展课外文章学习,鼓励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如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等,灵活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实践中理解和学习知识,改善学习效率,促进其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的提升。

    3. 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因此老师特别要注意输出的过程。老师实用恰当的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体会语言交际的趣味性和意义性,对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多鼓励学生开口交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学习的胆怯情绪,帮助形成敢说、爱说的英语学习局面。尤其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流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