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获得音乐教育的灵感
在课堂教学之余,随手翻阅办公桌上的一本音乐教学杂志《中小学音乐教育》,被其中的一篇文章所吸引了。作者运用微笑于课堂教学的几个故事,充分展示了微笑的魅力。与我当前所展开的笑让课堂更和谐的主题十分相似,为此我也有颇多的感受。
记得在上一节音乐课之前,我迈着轻松的脚步提前走进教室,孩子们三三两两地玩耍。突然一位小男生跑到我跟前:“老师,你今天怎么这么开心?” “恩?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下意识地追问。“因为你的脸笑眯眯的,看到你在笑,我也很开心!”看着那男孩小脸通红,两眼放光,表情异样兴奋,当时我真的有些愣住了。下课铃响了,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可那位小男孩的话却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响。
我的一个普通的、不经意的笑容居然能让孩子象发现新大陆样的,居然能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原来老师的微笑对孩子来说是这么可贵。孩子的这番话,使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启发。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过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社会本位,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现在,我们强调要站在人的终生发展和终身幸福,并由此出发,去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就要以学生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善于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和学习环境。
参加工作以来,谈不上多么热爱教育事业,但工作尽心尽责。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我的尝试和追求。一味的在教学设计上寻找突破口,却忽视了“笑”这一重要的体态语。长期以来,我们好象误读了“师道尊严”,错误地认为以为想得到学生尊敬就得严肃,装得甚至像座危崖随时要塌方似的,好象只有让学生感到惧怕才能证明教师的权威。微笑已成为一种极易忽略、甚至稀缺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微笑对孩子们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板着面孔上一节课是常有的事儿,使学生望而生畏、提心吊胆。现在想想这样的氛围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能达到应有的目的?能达到“平等、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西方有句谚语说的好:“老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微笑能够在师生间架起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的微笑能够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同时也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端正的教学态度,还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宽阔的胸怀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幸福的学习生活氛围。因此,教师更应注重微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我们应该用微笑在晨风中迎接每一个孩子,这会在他们的心中洒下缕缕阳光和阵阵春风,一天的生活也将在温馨、亲切的氛围中开始。今天,我猛然发现,微笑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剂良药。笑,可以让师生走向和谐。
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生气,它也对你发怒。同样,你对学生一个微笑,他回馈给你的是无数个微笑,你对学生亲切,他就会更爱你。
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是教师内心愉悦情感的真实流露,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温暖,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的教师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当然微笑也要适度,绝不能滥用,要有的放矢。
总之,微笑教育能产生奇效!
周 丽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