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阅读教学的路上
阅读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清华大学吴古华教授说:“从长远来说,大量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根本途径——大量阅读易上口的、地道的英语阅读材料或书籍,是提高口语的根本途径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何其莘教授说:“用英语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从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中,我体会到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阅读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鉴于此,我校于2016年申报了区级课题,课题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研究任务就是开设多种渠道、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阅读。同时,王莉萍老师加入了我们的市级课外阅读课题的研究。今天,在这里,由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近一年来我们的一些尚不成熟的做法。
还记得上次我们在二实小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时,我们王莉萍老师说她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可读的绘本太少了,家长不愿意购买,学校里的英语绘本仅限于外研社提供给课题实验学校的那些……我今天的汇报就从解决绘本资源开始。
一、构建多层体系——可读
1、构建多层次的阅读支持体系,形成班级图书角、年级漂流河和学校绘本馆建设的同步与互补。在班级图书角内,我们为英语绘本辟出一席之地;让绘本在班级之间漂流;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的绘本馆也购置了一些英语绘本,如跟上兔子系列、节日文化系列等,后期我们还会继续增加。
2、构建多层次的阅读支持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补与提升。我们留意各种渠道,努力让绘本成为课本、课堂的有效补充。除了书籍,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如一起作业、伴鱼绘本以及一些绘本公众号等,发现合适的就推荐给孩子,实现纸质书与电子书相结合。比如,在今天王莉萍老师的教学中,我们用到的资源。
3、构建多层次的阅读支持体系,实现同学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流与补充。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为孩子购买适合孩子水平的书籍,建立家庭小书柜;鼓励同学之间交换阅读、学会资源共享。
二、设立四读时间——多读
1、晨间自由读。每周两天的英语早读,积极倡导学生晨间自由阅读,畅谈读书感受。
2、课堂指导读。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绘本馆或班级内)。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渗透阅读技巧:猜测、联想、上下文联系……课前利用5分钟开展持续默读,在每天的持续默读中实践阅读技巧,提升自我阅读素养;依托网络资源“一起作业网”、“趣配音”、“伴鱼绘本”等,课后布置绘本阅读,隔天就阅读反馈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午间休闲读。每周两次,倡导学生午间休息时,自由阅读,喜欢什么看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让阅读成为孩子们午间最好的休闲方式。
4、睡前放松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建议孩子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英语绘本。没玩睡觉之前轻轻打开书本,慢慢品尝一番,体验英语绘本之美、之乐,伴着孩子入眠。
三、倡导三个共读——爱读
1、同伴共读。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竞争的作用。王莉萍老师所带班级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有成效。她深谙这么做的好处,总是不遗余力地促使学生多阅读:树立阅读明星,促使学生争相模仿;开展同伴交流,知己知彼;打造“阅读擂台”,形成你追我赶的效应。如今,英语绘本阅读已经成为了她所带班级的特色和常态:学生阅读热情高涨,能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自主到绘本馆借阅英语绘本;部分学生自主购买英语绘本,并与同学交换阅读、或带至学校要求老师讲给大家讲绘本;对学生而言,去绘本馆阅读英语绘本,已经成为了一种奖励机制。如此,阅读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内需,作为老师,最开心的莫过于此,我想,这也正是开展这项课题的初衷。
2、师生共读。强化阅读氛围,一方面,老师做学生阅读的指导者,进行课内外阅读指导,形成特色,将指导阅读与自能阅读进行衔接与整合。积极倡导学生自由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交流可以是两人,也可以是多人;可以是几人“同读一本书”后的专题讨论,也可以是“各读各的书”后的大众杂谈;内容可以是说说书中的主要内容、印象最深的情节,也可以讲讲自己读书的收获。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一起探讨、交流。比如,在伴鱼绘本中,我欣喜地发现了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和Merry Christmas等绘本,是课文的提升与补充。于是,我阅读,我配音,并发在了班级QQ群、微信群,让孩子们也来读一读,跟老师PK。
3、亲子共读。积极倡导有条件的家庭开展亲子共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让阅读和学习成为孩子的自主需求、自能需求和终身需求。内容包括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与孩子一起朗读绘本等。我们有部分家长笑称自己是在跟着孩子一起学英语。
四、落实课前诵读——会读。
我们的部分班级已经形成了课前诵读活动。首先,会,能也。在学生读懂故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听善听,试着体会人物感情;有困难、有问题,互相帮助或寻求老师帮助,小组合作、分工朗读,组内推荐最佳朗读者;其次,会,合也。经过一周准备后,在课前进行“会读”活动,每组的最佳朗读者强强联合,于课前大胆展示。在活动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英语素养提升了。更令人欣喜的是,此类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风采:六6班的杨阳同学、金志强同学,英语学习成绩一般,但非常愿意表现自己,在一次绘本表演活动中,扮演的狐狸先生、小溪鹿惟妙惟肖,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俨然成为了班内的“英语阅读小明星”。他们也因此次活动更加自信、更喜欢英语了。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同时,这样的展示也让孩子们对英语课有了更多的期待。
五、组织读书活动——乐读。
1、组织多样化的阅读展示活动。
我们有最佳朗读者、绘本推荐会、“我最喜爱的绘本”手抄报比赛、“我的第一本英文绘本”制作比赛等多项活动,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了到阅读的重要,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品尝到了阅读的成功与幸福,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绘本阅读兴趣乃至英语学习积极性。
2、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展示平台。
每周五的社团活动,我们有校级层面的英语戏剧社和班级层面的快乐ABC等,让学生演绎绘本;利用QQ群、微信群、家校通短信平台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朗读作品。
我们的阅读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王莉萍老师做了很多,我们其他老师在开始努力跟进,有些还只是美好的设想,与在座的兄弟学校相比,做得很不够。但是,我们都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会多关注、多学习,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习惯,也让阅读成为我们老师的习惯。
有幸跟着王莉萍老师一起,跟在黄老师、刘老师领衔的团队中,向大家学习,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让我得以把最前沿的理念带给我们的老师。阅读教学之路,我们且行且思……
20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