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学校赠与了每位青年教师一本《教育原来如此美好》。绿色的封面,五彩的图案吸引着我翻开了它。
在书的第二部分《校园书卷气》中有一篇文章我很喜欢——《书,我在淡淡的读着》。文章中说到:“阅读改变人生,诚哉斯言。古人云:心浮则气躁,气躁则神难凝。所谓神难凝,引申来讲,就是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心猿意马,志大才疏。读书能使人心底无私天地宽,能使人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现在的孩子,被大千世界吸引着,被各类电子产品吸引着,被五花八门的游戏吸引着,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读书,所以,老师的引领至关重要。学校每学期都会有漂流书目送至每个班级,让孩子们能精心阅读一两本书。基于此,我布置了孩子们阅读了本学期的漂流书——《青铜葵花》。要想让孩子能认真读,首先老师要带头读。于是,我捧起了这本书:
她,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的女孩——葵花。
他,一个不会说话、爱护妹妹的男孩——青铜。
读完《青铜葵花》这本书后,我的心中就深深记下了这两个孩子的名字,他们兄妹两个情同手足,形影不离,在大麦地这个充满着善良、朴实的地方快乐的生活着,无忧无虑,演绎着一幕一幕让人潸然泪下的活剧……
青铜,葵花。
葵花,青铜。
两者密不可分。
葵花和她的爸爸来到大麦地的干校,相依为命。可是,葵花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她只能在爸爸下班后回家的一点点时间和他说说话,聊聊天。作为一个城里的孩子,我相信她的心中一定有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可是,很不幸的是,她种种原因导致她只能寂寞地生活在大麦地。
而住在河对岸的青铜和葵花有着一样的感受。他原本聪明、自由自在,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他的耳朵失聪,从此与世“隔绝”。他把自己的内心封闭了起来,他唯一的伙伴便是家中的好头牛和那美丽的大自然。青铜的心没人猜的透,他的心里像是一片浩瀚的夜空,深不可测。
葵花父亲的去世让葵花和青铜做了一家人。说来也怪,葵花好像一出生就和青铜他们是一家人,自从葵花第一部踏进青铜家的家门时,葵花就是青铜家的女儿。大麦地中最穷的青铜家在那个穷困潦倒的年代,不怕困难,不怕钱财上的缺陷,毅然决然地收养了葵花,那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而青铜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哥哥对妹妹的关爱,更是张显着一种男子汉应有的气慨。在饿死人的岁月,他为葵花挖芦根吃,自己饿得眼冒金星,却舍不得尝一口;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一只又一只的闪着亮光的萤火虫捉来,给她做了一个萤火灯,让葵花不再去别的地方做作业,不再受别人的脸色;他不怕疼痛,辛辛苦苦地把葵花举起头顶,让她看戏,自己却站在地上默默地流着汗……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下,兄妹俩心里却始终充盈着一种满足与幸福,我深深为他们感动。
读书,能让你发现真、善、美;读书,能使你在遇到困难时,仍会“自我岿然不动”;读书,能使你周身蕴含很深邃的哲理,散发出淡淡的书香……
书,要读,要淡淡地读,伴着一生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