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首先是心灵的尊重”
李镇西《教与育》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尊重长辈很容易,尊重领导也很容易,甚至尊重同龄人,也能做到。但是对于尊重孩子,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斯宾塞在《快乐教育》中就提到了,孩子应该得到尊重,而且只有得到尊重的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奔跑。他列举了一个例子,讲一个女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学习钢琴,结果为了不再练琴,竟然把自己手指弄伤。
作为老师,又该如何尊重孩子呢?简而言之,就是尊重孩子的权利。
孩子的权利,或许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但却是合理的。比如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利,孩子得到照顾的权利等,对于这些权利,老师是认可的。但对于孩子精神上、心智上的权利,我们就忽视了。比如,孩子得到爱的权利,说话的权利,选择的权利等等,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首先,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孩子的成长,都有一定的规律,慢慢等待孩子开花。
其次,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独立思考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特别是孩子。
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就是呵护孩子的上进心、责任心和荣辱感。自尊就是对自我的认同,正是这种认同,让孩子去积极求取知识,不甘落后。但是,很多却在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当一个孩子确实连续几次都考得不好时,严厉的老师或父母会不断用手指戳着那个孩子的头说:“我如果是你,早就找个坑跳进去了。”“你为什么这么笨……”
所以,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权利,无论是选择的权利,还是思考的权利,都要得到充分的尊重。一个从小受到充分尊重的孩子,长大了也必然是一个独立、自主、乐观、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