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带着学生走进《鲁滨逊漂流记》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赵菊华     来源:本站原创

带着学生走进《鲁滨逊漂流记》

横山桥中心小学   赵菊华

《鲁滨逊漂流记》是苏教版六上教材向学生推荐的一本好书。教材先是安排了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让学生初步接触该书,然后在“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中简介了全书的内容,这样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动机,增加兴趣。为了将《课标》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落到实处,开学初,我班就制定了“同读一本书,读好《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计划,并顺利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们师生人手一本书,共同阅读,每个周五中午是我们共同交流读书感受的雷打不动的时间。为了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我身先士卒,读书圈画好词佳句,及时在书旁空白处作批注,意义深刻的句子熟读背诵,并把自己的书展示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讲解自己的读书过程及读书思考,将自己喜欢的句段背给大家听。看到老师读书如此认真,学生们深受感染,读书热情高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读书方法,提高了读书效率。在此期间,我们开展了读书交流、笔记展评、讲精彩故事比赛等活动。

本次读书活动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通过“读一读、选一选检查学生的读书习惯及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情况;第二,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评价人物特点,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第三,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讨论交流,明确阅读这本书的实际意义,从中受到教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重在感受人物性格特点,学习鲁滨逊的优秀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到阅读习惯,我们首先会想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或圈画文中的好词佳句,或在书旁写上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读书做笔记。其实课外阅读时,常备工具书,遇到拦路虎及时解决,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读书习惯。然而这个习惯却很少有同学注意。事实正是如此。课堂上出示了四个词语“岬角  泅水 宽宥  怒不可遏”,很多同学就愣住了,除了几个猜错的之外,四十一个学生居然没有一个认识的。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平时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很多同学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似是而非的字音要么凭感觉读,要么直接跳过去,更有甚者,课后就有注音的生字都不认识。我想除了态度不认真的之外,这与学生缺少良好的及时主动解决拦路虎的读书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我顺势告诉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除了要准备好一支笔,及时圈画好词佳句,记录读书感悟外,还应该准备好工具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都不要轻易的放过,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们也从这一题中得到了新的认识。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外阅读亦然。这一点在”品评人物、明确意义“两个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