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教与育:读《教与育》有感
我们常说,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可是家庭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却经常被忽视。李镇西、窦桂梅、孙云晓等名师紧紧围绕“家校教育”这一基本问题,通过大量鲜活的实践案例分析,让我获得了一份值得借鉴的行为指导。
印象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提倡的“民主型家教”,这是当下很多中国家庭比较推崇的,可是能做到的很少。常见的是放任型和专制型。
“管养不管教”的放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很少,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关注,就会向社会寻找自己的归属,因而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
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奉行棍棒教育,生活其中的孩子往往自主性和独立性差,也容易产生严重的暴力倾向。我们班的小P生活在父亲的棍棒之下,平时稍有不顺心,父亲就对他拳打脚踢,还美其名曰“为你好”。父亲这种暴力且分裂的性格在小小年纪的小P身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民主型家教”是主张尊重孩子、符合孩子个性的教育,这是一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引导。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淡化了自己的权威色彩,却通过不露痕迹的引导强化了自己的教育作用。这也是一些家长会滑入的误区,将民主等同于“放养”。一位家长在与我的聊天中说道:“现在先让他快乐几年吧,以后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是的,我不反对让孩子自由玩耍,可是没有规矩的家庭,真的能培养出具有民主意识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