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曹仁花     来源:本站原创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曹仁花

教师该看重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如今越来越功利的社会中,教育也渐渐变得功利起来。大家唯分数马首是瞻,但是,分数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切吗?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切吗?我们究竟该看重什么?在吴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就给出了令我们值得深思的答案。

在《谁是栽树人》一文中,吴非老师引述了一个老教师私底下说过的事:这位老教师病了十多天,没有一个学生想到去问候他。他觉得只是一件“伤感的事”。起初我以为这位老师的伤感来自于学生的不懂事,换作是我,除了觉得不光彩之外,可能还会反思平时的师生关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位老教师接下来的话一下子就拉开了我和优秀教师的距离。他说,学生没有去慰问他,他并不在意;想到学生由此可能会变成冷漠的人,他就觉得自己的教育不太负责任。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认为错在自己。这位老教师没有把学生们简化成绩单上一个个分数,他的眼中有人,活生生的生命,他在意的不是自己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而是他们的未来。

吴非老师说,“我在工作中逐渐认识到,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人”的认识…… 一位教师,他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最看重什么,他就有可能在未来收获什么”。教师最应该看重的是什么呢?吴非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没有问题”是大问题》中,他批评了教育界的“唯分数论”,他说“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做有脑袋的兵》中,吴非老师批判了当前在校园里大行其道的肤浅的教育成功学,他说,“宁可当个有脑袋的兵,也不去当没有头脑的将军”,勉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则为我们描述了另一种人生,“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当教育简化成教学,教学简化成考试,课堂变成考场,学生变成考生,分数成为至高无上的一切的时候,让我们记住人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尺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