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为离职副总裁徐家骏给任正非的辞职信”后感
今天下午知道要读“华为离职副总裁徐家骏给任正非的辞职信”这一内容,于是就草草地阅读了一遍。联想到的就是这种励志的文章很是相似,感到他们成功的路其实都是一样的,机遇+奋斗+不断的学习+敢闯的精神+一颗强者之心。
可是介于任务在身,晚饭后又再一次认认真真的阅读了一遍。此次的阅读让我联想到:职业与事业的区别。人们找工作,有的是为了解决就业,有的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职业,有的是为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就业、职业和事业是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就业解决吃饭问题,职业解决社会角色问题,事业解决人生价值问题。不同的定位、不同的追求会带来不同的人生。
第一,以打工者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以赚钱为目的来定义工作的全部意义,这是最没出息的世界观。断定这样的心态没出息,是因为第一,这样的人没有更高的目标。第二,在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思想支配下,他失去了上进的动力,不会对技艺精益求精;第三,他会斤斤计较自己的付出,会使自己与老板和同事的关系日益紧张,自己的天地日益狭隘。
第二,以职业眼光来对待手上的工作,就有一个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追求目标。这个目标取向比打工赚钱要高明得多。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就会把手上的工作作为一个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平台,从而比较愿意吃苦,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内愿意吃亏。这样的人几经磨练,会成为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是因为出发点过于利己,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没有归属感。你只是来学艺的,对团队来说,始终是一个外人。你没有融入到企业之中,企业也就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二是没有价值感。你也许为企业做很多,但你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成长就与你无关;你通过在企业的工作为社会也付出了劳动,但因为你心并没有归属于企业,因而还是社会上的一棵浮萍,你会觉得自己对社会贡献有所欠缺。
第三,以事业的高度来对待工作,是最高明的取向。说它高明,是因为抱持这种态度的人最容易获得成功。这种态度的核心就是以公司为家。因为是自己的家,就会不计较得失努力工作;因为是自己的家,就会时时处处替公司出主意想办法;因为是自己的家,也就能经受一些委屈和大家快乐和睦相处。试想,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怎么能不很快地在专业上成长起来呢?一个时时处处替公司着想的人,怎么能不很快地得到领导的赏识呢?一个心胸开阔能够吃亏的人,怎么能不很快地受到同事欢迎和喜爱呢?
在职场上,大凡以公司为家的人,都做得风生水起,顺顺当当。这些有超凡智慧的人也许初衷并没有太多的私欲,他就这么满腔热情无怨无悔的干着,结果总是超出他的期望。不只求金钱,金钱有了;不只求技能,技能有了;不只求地位,地位也有了。让那些满脑子雇佣思想斤斤计较得失的人望尘莫及。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欲求之,不得之;不求之,反得之。这就是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