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2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云贤     来源:本站原创

                    家访,拉你的手,暖彼此的心

曾几何时,家访已经被我们遗忘了。就我个人而言,家访虽然一直是我心头牵挂的事,却始终没有多付诸行动。似乎原因很多,比如学校事务繁忙,回家再也没得精力家访了;再比如,家中也有孩子,每天也得花些精力陪伴孩子;最主要的是,现在通讯真的是太方便了,手机、QQ、微信常来常往。因而,家访这种家校联系的方式,就被这个高科技、高节奏的时代所冲击着、冲击着……

但孩子不断出现的问题,仅凭几行文字、几个图片是不足以真正达到家校联系的目的的。有些事,不面对面谈,真的谈不清;有些情况,不实地实看,真的看不清;有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不面对面地说,真的会会错意。而此次借着大家访的东风,我们开始了实打实的家访活动。

去之前,我们选择了几个内向的、好动的男孩作为家访的对象,提前告诉了孩子,也用短信、电话与家长预约,以示对孩子与家长的尊重。谁也不喜欢受到突然袭击,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有的孩子,从听我说要家访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收拾屋子。也不跟家长说为什么收拾,弄得家长一头雾头,奇怪孩子怎么变得那么勤快。你真的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也会尊重你。我们要相信,无论哪个孩子都是需要尊严的。

家访中,我们大力表扬孩子会主动收拾屋子,懂得尊重他人;大力表扬孩子会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大力表扬孩子会替父母着想,不乱花父母一分钱……从而打开彼此交流的话匣。我们用心倾听,仔细观察,发现家教的误区,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发现孩子需要帮助的地方。家访时,我们从不是“主角”。家长与孩子才是主要“演讲者”。在这样愉快的交谈中,我们彼此查找自己的问题,也达成了一定的教育共识。愉快,有效!

不过,也是从这次家访之后,我们才知道,在我们眼中一向文静内向的孩子ZYQ原来是多么的活泼外向,甚至野得像个男孩子;家访之后,我们才知道,一向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做起家事来居然那么有心细致;家访之后我们才知道,一个长期自己照顾自己的男孩内心多么渴望无微不至的关怀,多么希望过上有条不紊的生活……或许还有更多的意外,是我们在学校里只教圣贤书所不知道。要了解孩子,对于孩子背后的家庭状况,那是最不能忽视的,或许,这也是在学校正确打开孩子的方式之一!

或许,我们该时刻提醒自己了:以学生、家长的朋友身份,参与教育问题的讨论,比你生硬的命令要求更有效;尽量做到针对孩子与家长的个别问题,实际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争取家长与学生发自内心的赞成与支持。

家访应该成为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家访应该能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家访,应该像生活般和谐,像生命般自然!

携手走过,那别样的几年!一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