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英文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邵琰
来源:本站原创
绘本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它是图和文的结合,通过图和文相互交织、相互补充来完成故事的讲述。绘本兼备图画之魅和文字之美,具有独特的趣味性、传达性和欣赏性。接下来我简单谈谈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出发,提高小学生英文绘本阅读能力的一些感悟。
一、以兴趣锻炼语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升核心素养。在学习英文绘本tiger时,整个绘本故事已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将绘本中出现的不同种类的物品带到课堂,学生们在看到老虎买了这么多新奇的东西便会自然而然在交际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在积极的参与中不断练习表达,拓展了语言能力及自我展示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多得。
二、以表演促进学习
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字母学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单纯的教与学是枯燥的,但是将字母学习结合绘本教学就显得颇为有意思。在开始教字母前,我与孩子们一起阅读Schoolastic系列的Chicka Chicka Boom Boom一书,我带孩子们在幻灯机的协助下,一步一步的把书翻了一遍,之后再观看相应的视频,接着让孩子在有基本认识的上,跟我进行朗读。最后,便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那就是扮演角色。我让孩子们根据故事的情节,扮演故事中的字母,让大家在课余时间进行演练。从“ A told B, and B told C, ‘I’ll meet you at the top of the coconut tree.’”开始,我们的故事要发生了,故事发展到了“Still more – W! And X Y Z! The whole alphabet up the –Oh, no!”26个字母都出现了。故事没有就这样结束,孩子们看到更精彩的一幕——“Chicka Chicka Boom Boom”,噢,椰子树倒了,故事继续很趣味地发生着。通过对这本绘本的阅读和演练,孩子们很快就把26个字母的成员以及顺序弄明白了,学习能力也相应得以提升。
三、以故事启发思维
相比枯燥的对话和课文,小学生对故事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更强。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合理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手段之一。在学习英文绘本No David时,整个绘本故事虽浅显易懂,但学生通过学习可表述及拓展的思维语言却很丰富。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绘本内容David在家和学校不该的事情,反问学生:“What should we do?”,学生自然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启了头脑风暴,既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思维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哑巴”英语。
四、以阅读提升品格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材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英文绘本中原汁原味的国外故事内容及语言则可以作为补充性课外阅读资料,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