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认识分米和毫米》评课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是云华     来源:原创

《认识分米和毫米》评课

是云华

上个星期在阳光小学聆听了三位年轻老师执教的《认识分米和毫米》,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程老师的这堂课重点突出,环节清晰,层次分明,特别是通过各种巩固形式,丰富学生的感知,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1、三位老师的导入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一般情况下,我们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这样一来就唤起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为下面学习分米、毫米作好了知识准备。

2、以活动感新知,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做一做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联系生活,深化表象。在学生感知了1分米、1毫米的表象后,老师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丰富加深1分米、1毫米的表象,同时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周围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位老师的教学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其中梅煜老师的课堂充满童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再加上梅老师富有儿童性的语言,层次分明的教学,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兴趣昂然。蒋宇新老师的课堂条理清晰,组织的活动多样而新颖。

建议:1、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需要多钻研,精准把握,分析透彻到位,只有老师对教学内容把握到位,才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生成性的问题。2、数学的综合化。随着数学的综合化,数学的长度单位不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生动形象的字母符号等等,所以,在学习新授结束后,程老师总结4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时,可以顺其自然地介绍他们还可以用字母符号来表示,这样更加地全面具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