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那点事儿
横山桥中心小学 徐振红
我班有一学生父母离异,继母的儿子经常欺侮他。他刚来时,就表现得很“野”,经常无故惹人,讲脏话,动手打人,甚至叫外校的人来学校“教训”同学。他学习态度极差,经常不做作业,还欺骗老师。有一次在家里学抽烟,被他父亲一顿毒打,就离家出走……班里一度给他搅得不得安宁,同学们不愿跟他同桌,来告状的人不断,把他叫到办公室,他又装得很“可怜”。这种现象在我班是从未发生过的,我也曾为他感到恼火;但是我又想到他既然来了,就是我的学生,我就有把他教育好的义务。我首先做通了一位班干的工作,让她跟罗一起坐,在学习上督促、帮助他。我设法跟他生母取得联系,了解他的情况。他妈妈泪流满面地告诉我,原来他是个好孩子,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弄清了罗同学变化的原因后,我就主动去接近他,询问他学习有什么困难?中午吃饭怎么解决?有什么事需要老师帮助?等等,设法消除他对我的戒备之心,还告诉他,他妈妈的苦衷,外婆对他的期望……想方设法医治他心灵的创伤,拂去他心灵上的灰尘。有几次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与他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反应很快,是个聪明的孩子,于是有意识地请他帮我搬本子,拿东西等,尽力调动他的积极性。发现他有进步,就鼓励他;有反复,就提醒他。慢慢地,他与班里的同学融洽了,学习成绩逐步上升,多次测验达到优秀。本学期由于法院将他改判给母亲,所以转学了。开学后不久,他妈妈告诉我,罗同学一直想来看我。
刘同学是三年前转到我班来的,刚来时,她惰性十足,上课懒洋洋,作业不做完,经常说谎,批评她时,她脸上毫无表情,仿佛不是在讲她似的,所以批评对她一点作用也没有。她的家长也为她伤透了脑筋,经常把她的作文草稿修改得“面目全非”,可效果并不好。怎样提高她的学习兴趣呢?正好我们的教科书中要求学生写关于环保,关于申奥的作文,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讲是比较生疏的,我就交给罗同学一项任务,让她在父母的帮助下查阅各种资料。果然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些资料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由于她有了充分的准备,那两篇作文写得不错,我当众表扬了她,并把她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当时,她兴奋得脸都红了,正如她在日记中所写的:“……我感到了出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一种快慰,我第一次感到‘我能行’,从那以后我对学习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兴趣……”渐渐地,她的语文成绩有了提高,但是还不稳定。我又让她当语文课代表,以便能更多地与她接触,不时地鼓励、提醒她,使她对学习的兴趣更浓厚了。这学期期中考试,她语、数、外三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总分在班上是第四名,她还感到不满足。而且现在她经常在预习课文的同时,主动为同学们查找相关资料,公布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以上的事例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爱学生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爱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暴力。师爱是伟大的,是公平的,我们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做到导无痕,润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