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天鹅的故事》教后反思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李菁     来源:原创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撞破冰面的神奇壮观场面。天鹅,在人们心目中是那样高贵的动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们团结一致,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它们有着人类一样的灵性,它们的那种精神感动了老人斯杰潘,使老人斯杰潘放下了手中的猎枪,从此再也没有动过。

在这篇课文中,老天鹅破冰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段文字,在教学过程中,我整理了老天鹅英勇破冰和天鹅群齐心破冰的句子,带领学生品文本。我抓住“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词语,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撞击冰面。抓住省略号这一空白,让学生体会老天鹅是一次次反反复复的撞击冰面,每次撞击冰面之后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来体会老天鹅遍体鳞伤,甚至会失去宝贵的生命,它却还一次次的撞向冰面。让学生用自己的右手捶打自己的左手来体会老天鹅用身体破冰的疼痛与顽强。在品读中,我以“假如你就站在湖边,看着老天鹅,和老天鹅交谈,你能想象着老天鹅的话吗?”让学生体会老天鹅一次比一次艰难却仍然坚决,让学生在读中感动。

老天鹅破冰时情景也是课文的精彩高潮部分,我在引导找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的同时,还抓住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撞破冰面的情景进行引读。文中这样写:“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不过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着冰面。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2次,第3次……”这段话的描写看似破冰求生却是很振人心魄的,上课时我让学生观看老天鹅破冰的的画面,看完就提问:

1、老天鹅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与坚硬的冰面相撞击,不疼吗?(疼)它怕不怕?(不怕)这叫什么?(勇敢)

2、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撞击着冰面,可是冰并没有碎,它又是怎么做的?(学生接读)

3、镜子般的冰面仅仅被撞得颤动起来,可是仍然没有碎,它又是怎样做的?(学生接读)

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反复的阅读中,学生真正感觉到了老天鹅在“破冰”中表现的勇敢和顽强,学生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精彩,理解了课文又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教学本课时,我在课上设计了一个练笔,如:“读完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你可以对老天鹅说,可以对天鹅群说,可以对老人说,可以对作者说,还可以对自己说……把它写在你的书上。”课后设计了两个练笔,如:1.续写《天鹅的故事》;2.写一条爱鸟护鸟的宣传语。他们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文中及教师的课堂用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一、缺乏机动性。一名学生在朗读中将“扑打”读成“拍打”,我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纠正字音上,而没有具体分析他读错的原因。如果我当时将“扑打”与 “拍打”进行词义比较,就更能突出老天鹅的勇敢拼搏的精神。因为“扑打”比 “拍打”更有力,而且是全力以赴。这样也能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匠心独运哪!从这个失败中,我深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语文素养才能在课堂中运筹帷幄。还要独具慧眼,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相机指导,领会课文的精髓。

二、备课还需再深入。在品读老天鹅与冰面作搏击的一段时,应该引入生活的源泉,引导学生回想平时生活中自己受伤的经历,加强体验,从而更能体会老天鹅顽强的精神。这个教训将启发我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更加重视备课的重要性。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在备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多请教,才能弥补这些过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