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5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高扬     来源:原创

读《幸福守望》有感

翻开这本书,我感到非常惊讶,原本以为书中会是我预想的一些教育理论,可出乎意料,沈老师像是在娓娓道来他的心路历程,让人感到亲切。

我迫不及待地翻到封面,看看这个作者是什么样的人。看到简介时我又吃了一惊。原来就是我们身边的老师呀!他的照片看上去就是一个朴实的人民教师,有教师身上特有的气质。

细读其中的文字,我一次次被感动。 沈老师的成长历程和我们这一辈人相比艰难多了,但正是这样的成长之路才修炼出一位教师的高尚品格。印象深刻的是他儿时卖西瓜的经历。小小年纪,孤苦无依,面对喧闹的市场他从胆怯到鼓起勇气推销,这其中的内心挣扎对一个孩子的心智塑造来说是质的飞跃。更令人敬佩的是,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即使所得甚少,他也仍然坚定地守护者一颗纯真善良的心,没有夸张的语言,没有多余的心机,这份朴实真诚便是为人师表的底气。

我从小就有当一名教师的愿望,从这个愿望的小小火苗燃起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于无形之中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如今我如愿成为一名教师,看到沈老师的文字,更明白了为人师表的意义。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师表风范观。我也深以为然,教师最低要求是“一言一行,都没有消极的倾向;一饮一啄,都要有正当的意义。”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我也曾经感到疑惑,为何班规校规常挂嘴边,学生的言行举止却总是差强人意?为何有的老师如同法庭上的法官,表情严肃,令学生心生畏惧,乖乖行事,却导致课堂一片沉寂,缺乏活力?为何有的老师如同邻家姐姐,和蔼可亲,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却素手无策,班级秩序容易陷入混乱?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形象和态度来面对学生呢?

其实,做教师必须首先“懂孩子”,懂孩子的多样性格,懂孩子的多种需要,懂孩子的未来方向……懂得孩子的需要,教师才能在多变的情形中做出正确的表率。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无言的教育。我们会发现一个班级的孩子的言行表现往往会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言传身教的意义所在。

《幸福守望》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一直被厄运追着跑的人,却始终没有停下与厄运赛跑的脚步,一定要跑到厄运前面去,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我想,守着本心,才是望见幸福的原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