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鼓励”进行到底
鼓励,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创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具有突出的效能。适时、充分、恰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小董是班级里一个活力四射、热情积极的男孩子,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选手,获得了不少荣誉。可最让我头疼的是他那一手“草书”,每次批阅到他的作业本时,我的眉头总会不由自主地皱起来。为此,我没少找他谈过话,可经过几次努力,发现谈话并不奏效。直到有一天,我又批到他字迹潦草的作业本,静思片刻,我压抑住再次把他叫过来教育一番的冲动,端正地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一行字:老师期待有那么一天,你的字能像你的球技那么棒!
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批改好作业并将其放回了教室。刚回到办公室,我突然想到,咦?今天怎么没批到小董的作业本呢?难道连作业都开始不做了?我忿忿地跑回教室,一个箭步走到讲台边,把所有的家作本翻了个遍,终于,在其中发现了小董的作业本。奇怪了,今天怎么感觉好像没批到他的作业本似的?我带着满脑子的问号翻开了他的作业本。那一刻的心情,我到现在都记得:激动、兴奋、欣喜若狂!
我极力掩饰住内心的喜悦,缓缓将投影打开,将小董的作业本放在投影台上,并让大家猜一猜投影上的作业本是谁的,大家猜了一圈仍无果,最后是我公布了答案,任谁也不敢相信,公认的“草书大王”居然能写这么一手好字。后来,我带头鼓起了掌,大家纷纷向小董同学投去赞许的目光。
多鼓励多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个人和集体的荣誉感,强化集体的凝聚力,同时还能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变。一个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他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各种方式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