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堂密码》有感
这个暑假,有幸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周彬老师所著的《课堂密码》一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师生涯和课堂教学,受益颇多。
周老师在这本书里,分别从“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教师’”这五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改造课堂、激活课堂的观点,仔细读来,字字句句都是戳中“要害”之言,发人深省。
于是,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在自己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的高效,听的开心”,但有时效果并不佳,加上内心又特别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好好听讲,一旦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走神时,心里就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于是,就会批评、教育,甚至是与家长谈话,但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改正自己的缺点,课堂教学效率仍然不见好转,于是,我不断的反思、拷问自己,到底是哪方面做的不好,到底是哪个细节出现问题?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听课效率就有那么难吗?读了周彬老师的《课堂密码》后,我顿时幡然醒悟。
周老师有段话是这样讲的:“几乎没有学生会故意违反课堂纪律。问题在于,他们要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课堂欲望。我们禁止学生做某事,不代表学生就不会做这事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反省自己的课堂管理方式,需要明白,我们是服务于学生群体的,而非管制学生;要寻找学生调皮的原因,而不是不问缘由的责备他们;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禁止学生做什么。确实,想让注意力集中45分钟,对一个成年人尚且不易,更何况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呢。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爱玩”这个天性,这是我们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在听课这种要求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事情上,我们教师要做的,不是去单方面的对他们列出禁令,不是靠强制性的惩罚措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是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和生动性,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易于孩子接受。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但并不是去纵然他们,而是接受学生的现状,理解学生的现实。站在学生的角度,就意味着教师既不可能直接改造学生,也不可能替代学生,而是做学生的欣赏者与鼓励者,通过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改进学生身上的不足,从而在学生身上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在课余时间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接触,多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抓住一切机会与学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心里真正的想法,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因地制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期望,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并且愿意听教师的话,从而树立教师的权威;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时代在发展,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的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授课方式上要准备足够多的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要学会引导学生掌握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只有让孩子真正懂得这个课程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从内心自发的遵守课堂纪律,要以情字领先,从语意到行为都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关爱他,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管理。
周老师的书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学习、认真领会,希望能够让自己的课堂能够真正的“活”起来。